眼看春去减秾华,倚槛依依影共斜。
开向省中犹不赏,错将飘泊怨天涯。

【注】

岁寒亭前:作者曾于岁寒亭赏牡丹。

秾华:指艳丽的花朵。

倚槛依依影共斜,错将飘泊怨天涯:在栏杆上徘徊,依恋着自己影子,看着自己影子倾斜。把飘泊远游看作怨恨。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看到春去牡丹凋谢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因仕途坎坷而产生漂泊之感的情感。

岁寒亭前,是诗人曾观赏过牡丹的地方。“眼见春去减秾华”,意思是眼看春天即将过去,花儿也渐渐失去了往日的鲜艳。“秾华”指的是艳丽的花朵。这句诗通过视觉形象描绘了牡丹花随着春天的离去而逐渐枯萎衰败的景象。

诗人转向自身的感受。“倚槛依依影共斜”,描述了自己在岁寒亭前的栏杆上久久徘徊,恋恋不舍地注视着自己的影子。这里的“倚槛”、“依依”都是形容自己的动作和心情,表现出诗人对牡丹花的眷恋之情。同时,“影共斜”则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使得诗人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时光易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开向省中犹不赏”,意味着牡丹花虽然已经盛开,但仍然没有得到赏识。这里的“省中”指的是朝廷或官场中的某个部门,“赏”则是赞美的意思。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未被认可、仕途受阻的无奈和悲愤。

“错将飘泊怨天涯”,是对前面诗句的深化和升华。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牡丹花的凋零联系起来,认为自己的飘泊之身是因为无法得到赏识而引发的怨恨。这里的“错将”表示误认或误解,“飘泊”指的是流离失所、四处漂泊的状态,“怨天涯”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整首诗通过描写牡丹花的凋谢和诗人的情感变化,展现了诗人身处逆境时的感慨与无奈。同时,通过对牡丹花的描绘和对其命运的关注,诗人也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惋惜之情以及对人生际遇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