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度入闽持宪节,一朝随例赴神京。
楚囚冠束萧骚发,梁狱书陈恳恻情。
柙虎有文终自耀,土龙不雨敢言灵。
寸心俯仰真无愧,唯待宽恩出圣明。

【注释】

初入狱:初次入狱。

两度入闽:两次进入福建。闽,指福建。

持宪节:执掌刑狱之权。

一朝随例赴神京:一旦按惯例被押解到京城去受审。

楚囚冠束萧骚发:楚地囚犯头戴束发冠,满头蓬松的头发。形容被押送的罪犯。

梁狱书陈恳恻情:从梁州(今陕西省汉中市)监狱送来的书中充满了恳切之情。梁州是唐代一个州名,这里代指地方官。

柙(xiá)虎有文终自耀,土龙不雨敢言灵:关在铁笼里的老虎即使有花纹也终究会被人发现,所以不能夸耀;土里长出的龙如果不下雨是不会有什么灵性的,所以不敢随便说它有灵性。比喻即使是有罪的人,也有他的道理,不能因为其地位低下就随意冤枉。

寸心俯仰真无愧:我的心始终如一,没有任何愧疚。

唯待宽恩出圣明:只希望朝廷宽大恩典,使圣明之人得以重用。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唐玄宗天宝年间第一次因事被捕入狱,被关押在浔阳(今江西九江)时作的。诗中通过诗人自己对往事的回忆,表达了他对自己命运的感慨以及对朝廷的忠心。

首联“两度入闽持宪节,一朝随例赴神京。”诗人回忆起自己曾在福建担任过掌管刑狱之权的官员,后来因罪被押往京城接受审讯。这里的“两度”和“一朝”表明了诗人的不幸遭遇。

颔联“楚囚冠束萧骚发,梁狱书陈恳恻情。”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自己在狱中的境况。他戴着囚犯的帽子,头发蓬松而凌乱,身处梁州监狱中。从那里送来的书函充满了他的恳切之情,这些书函反映了他对朝廷的忠心耿耿。

颈联“柙虎有文终自耀,土龙不雨敢言灵。”这是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感慨。他认为即使像关在铁笼里的老虎即使有花纹也终究会被人发现,所以不能夸耀;土里长出的龙如果不下雨是不会有什么灵性的,所以不敢随便说它有灵性。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困境但仍保持正直的品质。

尾联“寸心俯仰真无愧,唯待宽恩出圣明。”诗人表示自己的内心始终保持坦荡,没有任何愧疚之处。他只是等待朝廷能够给予他宽大的恩典,让他有机会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以及对朝廷的忠心耿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