楫舟下香山,行行翠微里。
春尽夏方初,万绿檠新洗。
点点绿中红,如珠缀云绮。
借问道傍翁,云是相思子。
昔有一佳人,望夫大江沚。
相思复相思,相思无时已。
闲倚相思根,泪滴相思底。
东风送郁陶,挂作相思蕊。
散作相思花,结作相思子。
莹润比珊瑚,红琛斗洵美。
从此落人间,缘鬟仍充耳。
化石亦成台,古来诚有此。
茉莉与素馨,馨香何足恃。
嗟嗟此相思,千年心不死。
我亦相思人,昔涉相思涘。
曾唱相思歌,细写相思指。
无路寄相思,空结相思痞。
徘徊相思下,相思聊复尔。
岁岁更年年,丹心照流水。
湘竹已全斑,重华何日起。

诗句解读

第一句:“楫舟下香山,行行翠微里。”

  • 注释:乘坐船只沿着香山前行。
  • 赏析: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画面,船在翠绿的山间缓缓前行,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第二句:“春尽夏方初,万绿檠新洗。”

  • 注释:春天已经过去,夏天刚刚开始。万物都经过清洗后焕然一新。
  •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季节的更迭以及自然界的变化,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珍惜。

第三句:“点点绿中红,如珠缀云绮。”

  • 注释:点点绿色中点缀着红色,如同珍珠装饰着云霞般的美丽。
  • 赏析:通过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绘出了大自然中色彩斑斓的景象,也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第四句:“借问道傍翁,云是相思子。”

  • 注释:向旁边的老人求助,他说那是思念之情的象征。
  • 赏析:这里的“相思子”不仅指代了爱情中的思念,还可能象征着某种珍贵的情感或事物。

第五到七句:“昔有一佳人,望夫大江沚。”

  • 注释:很久以前有一位美丽的女子,她站在大江边望着远方的丈夫。
  • 赏析: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反映了古代人民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

第八到十句:“相思复相思,相思无时已。”

  • 注释:无尽的相思,相思之情无处不在。
  • 赏析:这句话强调了相思之情的深远和持久,表达了人们对爱情或友情的深深依恋。

第十一到十四句:“闲倚相思根,泪滴相思底。”

  • 注释:闲暇之余倚靠在相思之树下,泪水滴落在相思之心中。
  • 赏析:通过具体的行动和感受,展现了主人公对相思之情的深刻体验和无奈。

第十五到十八句:“东风送郁陶,挂作相思蕊。”

  • 注释:春风送来了浓郁的花香,它被挂在相思树上。
  • 赏析:这里的“相思蕊”可能指的是相思树的花朵,通过春风的催化,使得相思之情更加浓烈。

第十九到二十四句:“散作相思花,结作相思子。”

  • 注释:相思的花散落开来,相思的果实结出相思的种子。
  • 赏析:通过植物的生长过程,象征性地表达了相思之情的延续和传承。

第二十五到二十七句:“莹润比珊瑚,红琛斗洵美。”

  • 注释:相思的果实晶莹剔透,色泽红润,与珊瑚相比毫不逊色。
  • 赏析:用宝石来比喻相思果实的美丽和珍贵,凸显了相思之情的非凡价值。

第二十八至第三十句:“从此落人间,缘鬟仍充耳。”

  • 注释:从此以后它落入凡间,人们仍然将它装饰在发髻上。
  •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相思之情超越生死、永存世间的观念。

第三十一到第四十一句:“化石亦成台,古来诚有此。”

  • 注释:即使变成石头,也能形成高台,自古以来确实有这样的传说。
  • 赏析:通过对化石的描述,引出了关于相思之情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哲理。

第四十二到四十六句:“茉莉与素馨,馨香何足恃。”

  • 注释:茉莉与素馨虽然香气扑鼻,但它们不足以支撑整个心灵。
  • 赏析:这里通过对比,强调了相思之情的深度和强度。

第四十七到五十四句:“嗟嗟此相思,千年心不死。”

  • 注释:唉,这份相思之情,即使是千年,也不会消逝。
  • 赏析:通过反复强调“相思”,表达了对永恒不变爱情的信念或渴望。

第五十五到六十三句:“我亦相思人,昔涉相思涘。”

  • 注释:我也是一位深陷相思的人,我曾经涉过相思之水。
  • 赏析: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展示了相思之人的内心世界。

第六十四到第七十三句:“曾唱相思歌,细写相思指。”

  • 注释:曾经唱过相思的歌谣,手指上写下了相思的痕迹。
  • 赏析:通过唱歌和写字的动作,展现了相思之人的生活和情感状态。

第七十四到八十一句:“无路寄相思,空结相思痞。”

  • 注释:没有途径可以寄托相思之情,只能徒增相思之烦恼。
  • 赏析:表达了相思之情带来的困扰和痛苦。

第八十二到九十八句:“徘徊相思下,相思聊复尔。”

  • 注释:在相思之情的缠绕下徘徊不前,相思之情就这样继续吧。
  • 赏析:表达了对无法改变的相思之苦的无奈接受和自我安慰。

第九十九到一百零三句:“岁岁更年年,丹心照流水。”

  • 注释:岁月不停地流转,我的一片丹心却永远照亮了流水。
  • 赏析:通过对时间的流逝和内心不变的情感进行对比,展现了对永恒的追求和执着。

最后几句:“湘竹已全斑,重华何日起。”

  • 注释:湘竹已经全都斑驳,什么时候才能重现往日的辉煌?
  • 赏析:通过湘竹的斑驳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变迁,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和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