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高山空自音,子期伤碎伯牙心。
天华回首西樵外,隔断寒江万顷深。
注释:高山流水,空自发出声音,子期因伯牙的死而伤心。天华回首望去,西樵山在视野之外,江水隔断,一片深深的寒意。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山水景色和表达诗人内心情感的诗歌。诗中通过对高山流水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中的“伯牙”和“子期”也是古代著名的琴师,他们在音乐上的默契被后人传为佳话。诗中的“天华回首”,则暗示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流水高山空自音,子期伤碎伯牙心。
天华回首西樵外,隔断寒江万顷深。
注释:高山流水,空自发出声音,子期因伯牙的死而伤心。天华回首望去,西樵山在视野之外,江水隔断,一片深深的寒意。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山水景色和表达诗人内心情感的诗歌。诗中通过对高山流水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中的“伯牙”和“子期”也是古代著名的琴师,他们在音乐上的默契被后人传为佳话。诗中的“天华回首”,则暗示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释义:元冬已改仲,丹树故凝秋。 注释:元冬,冬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一月初;已,指已经;改,指更替;仲,古代对二月的称呼;丹树,红树;故,仍然;凝秋,凝结着秋天的寒意。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深秋季节,看到树上的丹叶依然保持着秋天的颜色,感受到季节的变化。 译文:冬季的第一个月已经到来,红叶依旧凝结着秋天的气息。 赏析:首句“元冬已改仲”,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时间的变迁。元冬是冬天的第一个月
楼台将送暑,关塞已迎秋。 月色天街近,风香水阁浮。 花开莲子唱,风引竹枝讴。 此夕正七夕,能来同写忧。 注释: 1. 楼台将送暑:即将告别夏季的炎热。楼台,指高楼或高台,这里可能是指诗人所居住的地方。将,即将。送,送别。暑,夏天。 2. 关塞已迎秋:迎接秋天的到来。关塞,古代边防要地,这里可能是指诗人所在的地理位置。已,已经。迎,迎接。秋,秋天。 3. 月色天街近:月光洒在街道上
邵少湄折柬有楼台将送暑凉露报新秋之句用何诗飘洒欣然余怀走笔答之其二 楼台将送暑,关塞已迎秋。 纨扇感无极,金兰气欲浮。 何时携好伴,樵月共清讴。 踏断四峰路,浑忘世外忧。 注释: 1. 楼台将送暑:楼台上的景色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到来。 2. 关塞已迎秋:关口和要塞都已经迎来了秋天的气息。 3. 纨扇感无极:手中的纨扇已经感受不到夏日的酷热,因为秋天的凉爽已经来临。 4.
楼台将送暑,风日正争秋。 【注释】:楼台即将送走炎热的夏季,而风和日丽的秋季正逐渐来临。 【赏析】:起二句点明时令和节候。 大火宵犹午,微凉朝渐浮。 【注释】:大火星在夜空中燃烧,犹如太阳般明亮耀眼,到了夜里仍然如同白天;清晨起来的时候,感觉不到一丝凉爽,反而觉得比白天还热一些。 【赏析】:这几句是写天气的变化。“大火”即心宿,古人认为心宿与夏季炎热有关联。夜深了,但心宿还在天上高照
这首诗是郭西桥的《用韵奉答》第三首。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和对皇帝的忠诚之心。 第一句“元冬已改仲,皇历又颁秋”,意为新年已经到来,皇帝颁布新的历法。在这里,“元”指的是新的一年,“仲”是农历一年中的第二个月,这里指春节;“皇历”是指皇帝颁布的历法或年号;“颁”是颁布的意思。整句意思是新的一年已经到了,皇帝颁布了新的历法。 第二句“天子万年圣”
【注释】 区见泉:人名,作者门生。 表弟新居寄贺:表弟新近建成的住宅,特此写信祝贺他。 自是栋隆吉:因为房屋建造得好,故能招来吉祥。 即看桂子秋:秋天时,树上的桂花开放了。 落成吾日醉,栖稳尔风流:你的新居落成之日,我要喝个大醉;你则安居乐业,潇洒自如。 琪花:美玉。 隔洲:隔河对岸。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七年(公元812年),作者时任国子博士。当时作者与友人区见泉的新家落成
我们来看这首诗的原文: ``` 用韵奉答郭西桥 其四 元冬已改仲,碧水旧涵秋。 雁阵声何急,鱼书寂不浮。 天涯穷短目,泽畔苦长讴。 叹息美人远,寒山殷百忧。 ``` 接下来是诗句的解释和翻译: ``` 1. 元冬已改仲,碧水旧涵秋。 - “元冬”指的是农历正月,“已改仲”意味着已经过了正月十五元宵节。这里的“碧水”可能是指清澈的水,而“旧涵秋”则表达了秋天的气息依然存在于这碧水中。 2.
【注释】楼台:指高楼。楼台将送暑,零露已飘秋:楼台即将送走酷热的夏天,清晨时分,露水已经洒遍了大地。 绿树流芳润,横塘积翠浮:树木上挂满了晶莹的水珠,像绿色的翡翠一样。横塘(池塘)里积水成碧,清澈如玉。 旧传双鲤信,谁唱跃鱼讴:从前有人传说过鲤鱼能传递书信,如今谁还唱起跳跃鱼儿欢歌呢? 泳藻熙然在,人间空百忧:游泳的鱼儿在水中快乐自在,然而人们却因为忧愁而感到烦恼。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1. 顷波来柬有游樵之约喜走笔答之 - 关键词:顷、波来柬、有游樵之约 - 注释:顷字在这里可能表示“不久”的意思,波来柬指的是书信或消息,有游樵之约意味着有邀请他去游山砍柴。 - 赏析:诗的前两句描述了收到一封书信后的喜悦心情,以及对于这次出游的期望。 2. 忽传澜石扎,清兴亦樵关 -
楼台将要送走暑热的时节,江海即将涵纳秋天。 目送孤舟渐行渐远,神伤远山云雾缭绕。 骏马怜惜古调之音声,鸿雁唱起新讴歌。 百越升平日年,谁又能先解除忧愁
【注释】: 1、扶昌运:扶助国家兴旺发达。 2、藩垣:指朝廷,藩国。 3、明威:显耀的威力。重:又。授钺:授予兵权。 4、幕府:指军帐。临淮甸:在两淮地区驻军,指镇守两淮。丘山:指土地,这里用来形容地势险要。奠楚民:安抚楚国民众。 5、杂耕:指农民耕种多种粮食。洪泽:古县名,位于今安徽泗县南。晓:早晨。列戍:设置守卫。合淝:古县名,位于今安徽合肥市。春:春天,这里用来形容战事已经结束。 6
注释:我来到这个世间已五旬有余,经历了许多悲欢离合。 我本性不随世俗而消失,像秋天的月亮从沧海中升起一样皎洁。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晚年的作品,反映了他对人生的看法。他认为人的命运是由自己的选择决定的,不能被外界的力量所左右。他用“自讼”来表达这种观点,即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和批评。他认为自己是一个正直善良的人,不会因为外界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本性。他希望自己能够像月亮一样,即使被海水淹没
江阴江舟中次钱塘赵用行韵 风流白面郎,生长古钱塘。 丽赋千金直,雕弓二石强。 上堂辞父老,谒帝入明光。 玉酝初筵赐,宫衣内使将。 万言论至治,一德颂兴王。 共拟龙腾剑,那知骥服箱。 高才憎命达,薄宦幸时康。 试鼓琴三叠,仍传酒一觞。 早莺啼野馆,独燕掠云樯。 江堑雄南纪,河流带北方。 雨晴关树碧,天阔海山苍。 浩浩登长路,悠悠别故乡。 王程知有限,民社视如伤。 养尔风鹏翮,终当九万翔。 【注释】
注释: 1.罗浮山: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是中国十大名山之一。 2.宝潭:指的是惠州的西湖,又称东江明珠湖。 3.十年:诗人自指从十年前开始在江边生活。 4.吟弄:即吟咏,吟诗作对。 5.云山:指云雾缭绕的山峰。 6.石间:石缝之间。 7.此日:这一天,今天。 8.同袍:同辈的朋友,这里指诗人的同伴。 9.欣共:高兴地一起。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惠州西湖的一次深情的回忆和赞美
【译文】 宇宙寻陈迹,山川考夏书。 遂浮天堑筏,来驾太行车。 脩坂云端走,连峰石上驱。 岧峣赴脩武,绵亘达幽都。 既接常山峻,仍临碣石孤。 大河三面带,沧海一浮盂。 大井关雄壮,羊肠路郁纡。 八陉天设险,九塞地呈图。 河翔元为脊,星躔恰应枢。 阴阳钟秀异,土壤剧膏腴。 五谷资民食,群材副国储。 萧森罗杞梓,卓落挺杉槠。 桧柏参天直,槐榆向日敷。 隰原纷黍稷,畎亩杂粳稌。 牟麦先秋刈,蔓菁冒雨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