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稽山,何峻极,雄镇扬州从古昔。
句连盘带三百五十里,千岩万壑云气霞光变朝夕。
太常博士河东生,岩壑佳处栖云萝。
朝回也复怀旧隐,真人为画才士歌。
歌辞清畅画奇绝,咫尺山川论大越。
越中茅宇日苍凉,想见慈闱双鬓雪。
向来耕读良勤苦,乘兴登临还访古。
石边磨镜候轩辕,穴底探书待神禹。
忽经勾践所栖岩,草木长风犹吼怒。
报雠复国伯中原,画策鸱夷亦雄武。
秦君奚为渡浙来,拍手笑之非仙才。
正须平地生羽翰,何必隔海求蓬莱。
蓬莱却在重城里,积翠峥嵘半天紫。
右窥天目数拳石,左倾沧浪一杯水。
丹光万丈出金罍,仙人魏公长不死。
授以参同契中诀,翳凤骑麟可飙起。
河东生,刀圭未入口,飘然乘云至帝乡。
昔为小隐今大隐,故山回首宁无情。
还忆我与尔,振策相随行。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理解诗歌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根据题干的提示,结合注释,把握全诗的内容和情感。
①会稽:指浙江省绍兴市一带。云壑图歌:《太平御览》引《会稽记》:“张僧繇为会稽内史,人有遗以彩画云中望海势者,僧繇命左右于后作之。须臾问曰:‘何似?’其人曰:‘犹是望海而居,未若兹状也。’”会稽,今浙江绍兴一带。
译文:
会稽山多么高峻雄伟啊!自古它雄踞在扬州。
太常博士河东生,岩壑佳处栖云萝。
早晨回来又怀念那旧日隐居之地,真人为我画了一幅才子歌。
歌辞清丽画奇绝,咫尺山川论大越。
越中茅庐每日显苍凉,想见慈闱双鬓雪。
向来耕读勤劳艰苦,乘兴登临还访古。
石边磨镜候轩辕,穴底探书待神禹。
忽经勾践所栖岩,草木长风犹吼怒。
报雠复国伯中原,画策鸱夷亦雄武。
秦君奚为渡浙来,拍手笑之非仙才。
正须平地生羽翰,何必隔海求蓬莱。
蓬莱却在重城里,积翠峥嵘半天紫。
右窥天目数拳石,左倾沧浪一杯水。
丹光万丈出金罍,仙人魏公长不死。
授以参同契中诀,翳凤骑麟可飙起。
河东生,刀圭未入口,飘然乘云至帝乡。
昔为小隐今大隐,故山回首宁无情。
还忆我与尔,振策相随行。
【赏析】
这首山水画诗,写景抒情,浑然一体。前四句总写会稽山的高大雄伟,气势不凡。“太常博士河东生,岩壑佳处栖云萝。”描绘了一位学者隐居会稽山的情景,这位学者就是太常博士河东生。“朝回也复怀旧隐,真人为画才士歌。”诗人在朝政闲暇之时也会回到故乡,去探访那些曾经一起读书的老朋友,并把他们的故事记录下来,创作成画。“歌辞清畅画奇绝,咫尺山川论大越。”诗人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将山川的美景描述得生动形象,令人叹为观止。
“越中茅宇日苍凉,想见慈闱双鬓雪。”诗人想象自己母亲在家乡的日子,她一定在思念儿子的归来。“向来耕读勤劳艰苦,乘兴登临还访古。”“石边磨镜候轩辕,穴底探书待神禹。”“忽经勾践所栖岩,草木长风犹吼怒。”诗人在游览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历史遗迹,他对这些地方充满了深厚的感情。
“报雠复国伯中原,画策鸱夷亦雄武。”“秦君奚为度浙来,拍手笑之非仙才。”“正须平地生羽翰,何必隔海求蓬莱。”“蓬莱却在重城里,积翠峥嵘半天紫。”“右窥天目数拳石,左倾沧浪一杯水。”“丹光万丈出金罍,仙人魏公长不死。”这几句诗描述了诗人游历会稽山时发现的一些名胜古迹,这些古迹都是值得人们纪念的地方。
“授以参同契中诀,翳凤骑麟可飙起。”“河东生,刀圭未入口,飘然乘云至帝乡。”“昔为小隐今大隐,故山回首宁无情。”“还忆我与尔,振策相随行。”最后两句是诗人对自己游历会稽山的感受进行总结。
整首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诗人通过描绘会稽山的美景,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同时,诗人还通过描绘自己在家乡生活的经历,展示了自己的性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