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风刮地卷寒埃,非霰非霜旋作堆。
密洒渔蓑粘玉屑,乱随马足散银杯。
晓妆都弃香奁粉,夜坐频挑铁箸灰。
世上热官那识此,东华争踏软红回。

【注释】

朔风:北风。寒埃:冷气。非霰(xiàn 雪):不是雨。旋作堆:立刻变成一堆。密洒:密密麻麻地洒落。渔蓑(sōu 梭):用鱼网制成的雨具。粘玉屑:像玉屑一样附着在衣服上。银杯:指马蹄溅起的泥水。香奁(lián 连):盛梳妆品的镜匣,这里代指梳妆用的镜子。挑铁箸(chuò chù 绰处):用筷子剔去沾满灰尘的铁箸上的灰。东华:皇宫。争踏软红回:竞相践踏着京城的繁华景象。

【赏析】

《雪尘》,全诗共四句,写雪花飘飞的景象。前两句写雪花纷飞,落在渔人、马足上;后两句写人们忙于打扫,无暇顾及。

首句“朔风刮地卷寒埃,非霰非霜旋作堆”,点出了时间——冬日里刮着北风,天气寒冷。而那漫天飞舞的大雪,却不是冬天常见的雪,它在空中飞舞,很快便化作了一堆堆,仿佛是大自然随意抛洒的玉屑。

第二句“密洒渔蓑粘玉屑,乱随马足散银杯”,进一步描绘了这场雪景。那些纷纷扬扬的雪花像无数颗晶莹剔透的玉石一般,纷纷落在了渔夫们的渔网上,使得渔夫们的衣服上都沾满了像玉屑一样的东西;那些随风飘动的雪花也随着马蹄的急驰而四处飞扬,落在了马儿的蹄子上,使得马蹄上也溅起了一片片银白色的水花。

第三句“晓妆都弃香奁粉,夜坐频挑铁箸灰”,则描写了人们对这场雪的应对之策。当人们还在被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雪惊醒时,他们便匆匆忙忙地收拾好自己,将香奁里的化妆品全都丢弃在一旁,只留下了几根铁制的筷子和一把扫帚;而在夜晚,他们又纷纷坐在窗下,拿起铁箸和灰,将那些沾满雪花的铁箸和铁筷一一清理干净。

最后一句“世上热官那识此,东华争踏软红回”则是说,那些身居高位的达官贵人根本不知道这雪的美丽之处,他们只知道如何去追求富贵荣华;然而当他们走在京城的繁华街头时,却不得不小心翼翼地避开脚下的积雪,以免弄脏了自己的鞋袜。

这首诗通过对一场大雪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美景的赞美之情以及对人们忽视自然之美现象的批评之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