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碧树一重重,偶尔看云到月峰。
却悔尘缘消未尽,不能长听上方钟。
诗句释义与赏析
《月峰留题》诗意与赏析
原文呈现
青山碧树一重重,偶尔看云到月峰。
却悔尘缘消未尽,不能长听上方钟。词语解析
- 青山碧树:形容山峦连绵,树木苍翠,形成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
- 月峰:指五台山之西台,又称挂月峰,是佛教圣地之一。
- 尘缘:指世俗的牵绊和缘分,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牵挂的无奈之情。
- 上方钟:指寺庙中的大钟,常用于报时、警示等宗教活动。
诗句赏析
《月峰留题》是一首描写山景与修行生活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青山碧树、月峰以及上方钟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宗教修行的向往。诗中“却悔尘缘消未尽”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牵绊的无奈和遗憾,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修行的执着追求。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丁镛作为南京刑部主事曾断疑狱,为人神速,因而得名。他喜爱山水,常寄宿于山寺之中,因此对山水有着深厚的感情。在这首诗中,丁镛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五台山的自然风光,同时表达了他对修行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的感慨。艺术特色
该诗采用了白描手法,通过简单的词汇和意象勾勒出山水的壮丽景色,使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诗歌所表达的美丽景象。诗人巧妙地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将青山碧树、月峰以及上方钟等景物赋予了丰富的情感和生命,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情画意。历史影响
此诗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展示了明代山水诗的魅力,还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宗教修行的关注。此外,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独特感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审美经验。现代传承
虽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在诗歌中寻找美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仍然是许多人的共同特点。丁镛的《月峰留题》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