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深秋在海隅,挂帆十月摘珊瑚。
云吞浪尽天吴惧,雷送潮来海若呼。
十万提封分岛屿,三千弱水隔蓬壶。
何当直蹑秦桥去,掬取沧波洗日乌。

观海

天地深秋在海隅,挂帆十月摘珊瑚。

云吞浪尽天吴惧,雷送潮来海若呼。

十万提封分岛屿,三千弱水隔蓬壶。

何当直蹑秦桥去,掬取沧波洗日乌。

注释:

  1. 天地深秋在海隅:指秋天的景色在海边显得特别深远、幽静。
  2. 挂帆十月摘珊瑚:形容船只在十月里挂着帆布,像采摘珊瑚一样从海面上经过。
  3. 云吞浪尽天吴惧:形容云朵被波浪吞噬,天空中的神祇天吴感到害怕。
  4. 雷送潮来海若呼:形容雷电声中传来潮汐的声音,仿佛是海洋之神海若在呼唤。
  5. 十万提封分岛屿:形容海域辽阔,岛屿众多,难以计数。
  6. 三千弱水隔蓬壶:形容有三千条弱水流过,就像隔着一个葫芦般的蓬莱仙山。
  7. 何当直蹑秦桥去:何时能够直接踏上传说中的秦代桥梁,即秦始皇时期的石桥,以跨越这广阔的海域。
  8. 掬取沧波洗日乌:形容用手捧起沧波,仿佛能洗净太阳上的乌鸦,比喻用海水洗涤心灵,消除烦恼。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大海的壮丽景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首句“天地深秋在海隅”,开篇就展现了深秋时节,大海之角的壮阔景象,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接着“挂帆十月摘珊瑚”,诗人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船只在十月里挂着帆布,从海面上经过的情景,如同在大海中采摘珍贵的珊瑚一般。第三句“云吞浪尽天吴惧”,则形象地描绘了云朵被波浪吞噬,天空中的神祇天吴感到害怕的画面,既展示了大海的壮观,又增添了一份神秘感。接下来,“雷送潮来海若呼”一句,将雷电声中传来潮汐的声音比作是海洋之神海若在呼唤,进一步渲染了大海的浩渺和神秘。最后两句“十万提封分岛屿”,形容海域辽阔,岛屿众多,难以计数;“三千弱水隔蓬壶”,则形象地描述了有三千条弱水流过,宛如隔着一个蓬莱仙山般的景象。最后两句“何当直蹑秦桥去,掬取沧波洗日乌”,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直接踏上传说中的秦代桥梁,以跨过这广阔大海的愿望,同时也象征着用海水洗涤心灵,消除烦恼的美好意境。整首诗以大海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出了大自然的壮丽和美丽,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