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主崇儒幸辟雍,銮舆晓出大明宫。
千官侍从桥门下,三氏趋陪殿陛中。
宴赐黄封人尽醉,衣颁文绮宠偏隆。
吾家世世承殊渥,祖泽君恩讵有穷。

【诗句释义】

陪驾:陪同皇上出宫。幸:到某地。太学:古代皇家学校,皇帝亲临讲学之地。释奠:皇帝亲祭孔子庙的礼制名称。赐宴:皇帝在太学设宴款待大臣和地方官员。圣主:圣明的君主。崇儒:重视儒学。辟雍:古代帝王的宗庙建筑之一,以水环绕,象征天地之水,是古代帝王祭祀、教育的中心。銮舆:皇帝乘坐的马车。晓出:清晨出城。大明宫:唐长安城的皇宫,即大明宫。千官:指百官。侍从:随行护卫。桥门:指城门。三氏:指三公(太尉、司徒、司空),当时朝廷中的高级官员。趋:快步走。殿陛中:宫廷内。黄封:皇帝赏赐的东西,这里指赐给群臣的酒食等物。衣颁:颁发衣服给臣民。文绮:华美的衣服。宠偏隆:宠爱特别突出。吾家:我的家族。世世:一代代。承殊渥:承受特殊的恩宠。祖泽:祖先的恩惠。君恩:皇上的恩典。讵:岂,难道。有穷:没有穷尽。

【译文】

圣明的君主崇尚儒学,亲自来到辟雍,清晨出城,来到大明宫。千官侍从站在桥下等候,三公等高级官员快步走向殿堂中。皇帝赏赐的黄封之物让臣子们喝得醉意盎然,皇帝颁发给臣子们的华丽的衣服使臣子们都感到特别受宠。我们的家族世世代代受到特殊的恩宠,祖先的恩泽和皇上的恩典哪会用尽呢?

【赏析】

此诗作于肃宗上元初年(760),作者李林甫任宰相期间,诗人奉命陪驾,至太学行释奠礼,又赐宴于太学。诗中表现了诗人对圣主的崇敬和对皇恩浩荡的无限感激之情。

开头四句写皇帝亲临太学行释奠礼的场景。“圣主”二字点出“崇儒”,表明其主旨在于弘扬儒学。“幸辟雍”说明皇帝是在前往太学的途中;“晓出大明宫”,则说明皇帝是凌晨就离开了京城,这是为了表示对太学学生的尊重,也显示出皇帝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千官侍从桥门下”“三氏趋陪殿陛中”两句,描写了文武百官、三公以及诸侯王在桥门下恭候,三公等朝臣在殿陛之间趋行的情景,表现出君臣之间尊卑有序、秩序井然的气氛。“宴赐黄封人尽醉,衣颁文绮宠偏隆。”描绘了宴会上的盛况,皇帝的赏赐让人沉醉,赐给臣下的服装华丽精美,使得臣子的宠幸格外隆盛。最后两句,通过“吾家世世承殊渥,祖泽君恩讵有穷”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皇上深厚的爱戴与感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