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澹一亭秋,观鹅池上头。
我怀王内史,人去已千秋。
断渚梳翎鸭,残碑砺角牛。
留题吾未敢,呼酒上僧楼。

【注释】

天澹一亭秋:淡,指天空。澹,空阔的样子。天空荡漾着一片秋色。观鹅池上头:观,观赏;鹅亭,观鹅亭,即开利寺中的观鹅亭,为唐代文学家韩愈所建。唐宪宗元和十年(815),韩愈任国子祭酒,曾作《开成石台记》刻石于石台上,并建此亭以纪念。观鹅亭是韩愈晚年隐居处,也是他晚年写诗的地方。观,观看;鹅,指白鹭,因形似鹅而得名。我怀王内史:怀,怀念;王内史,指韩愈的朋友、同僚王叔文。《新唐书·宰相表》有载:“(王)叔文,字叔文……大历中,累迁中书舍人,知制诰。”王叔文与韩愈友善,两人曾共同主持编纂《进学解》,后因政治斗争失败,贬官。人去已千秋:人已离去,千年过去了。千秋,千年,指很久很久。断渚梳翎鸭:渚,小洲。断渚,指断掉的岛屿。梳翎鸭,指梳理羽毛的鸭子。残碑砺角牛:残碑,指残缺不全的墓碑。砺,磨刀石。角牛,指耕田用的牛。牛,耕田的牛。留题吾未敢:留题,留下题词。吾,我。留题,留下题词给观鹅亭。呼酒上僧楼:呼,呼唤。酒,喝酒。僧楼,和尚的房子。上,登上。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退居开州开利寺时所作。开利寺在今四川开县,韩愈曾在这里居住过。诗人在游览了开利寺的美景后,写下了这首咏怀之作。全诗通过观鹅亭的景物描写,抒发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心情。

首联“天澹一亭秋,观鹅池上头”,诗人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美丽的图画:秋天的天空十分宁静,一座古老的观鹅亭矗立在池塘之上。这一句为整首诗歌奠定了宁静、优美的基调。

颔联“我怀王内史,人去已千秋”,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昔日好友王叔文的怀念之情。王叔文曾经与诗人共同参与政治改革,但因为政局的变化,他们被迫离开了朝廷,至今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也暗示了他对现实的无可奈何。

颈联“断渚梳翎鸭,残碑砺角牛”,诗人通过对观鹅亭周边自然景观的描绘,进一步展现了观鹅亭的美丽景色。断渚上的梳翎鸭,在水草间悠然自得;残碑下的砺角牛,在田埂上辛勤耕耘。这一句诗不仅描绘了观鹅亭周围的自然环境,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尾联“留题吾未敢,呼酒上僧楼”,诗人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心情。虽然留下了自己的题词,但他并没有敢大声呼喊,只是默默地站在楼上,品味着生活的酸甜苦辣。这一句诗既展现了诗人的谦逊和内敛,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待。

这首诗以其清新脱俗的意境和深沉的情感赢得了读者的喜爱。它不仅是一首咏怀之作,更是一首表达人生感慨的诗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