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载右军墅,观鹅池尚留。
写经人已去,吊古我重游。
断渚梳翎鸭,残碑砺角牛。
不胜今昔慨,无复敢登楼。

【注释】:

  1. 开利寺观鹅亭:观鹅亭是位于杭州西湖孤山南麓的一座亭子,因观赏白鹭而建。
  2. 右军墅:指王羲之的别墅,王羲之是东晋书法家、文学家,官至右军将军,故称王右军。
  3. 观鹅池尚留:观鹅池即王右军的别墅,他在这里经常观赏白鹭,所以叫观鹅池。
  4. 写经人:指王羲之在写经时,常常有一群白鹭飞集其旁,于是他就在白鹭旁边写下经文。
  5. 吊古我重游:王羲之后来游览这个观鹅池,并感叹自己已经老了不能像以前那样自由自在了。
  6. 断渚梳翎鸭:在水边被折断了翅膀的野鸭。
  7. 残碑砺角牛:在石碑上刻着磨刀石,用来磨牛角。
  8. 今昔慨:感叹现在和过去的巨大差别。
  9. 无复敢登楼:不敢再像以前那样站在楼上观看风景了。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景物的诗。全诗四句,以观鹅亭为题,抒发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
    首句“千载右军墅,观鹅池尚留。”交代了诗人游览观鹅亭的时间背景。右军,指王右军(王羲之),他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曾官至右军将军,后人称他为“王右军”。他的别墅在今杭州西湖孤山南麓,那里有一片观鹅池,他喜欢在池中观赏白鹭飞翔的情景。诗人来到观鹅亭,看到池中的白鹭依然在飞舞,不禁感慨万千。这一句通过“尚留”二字,表明观鹅亭依然存在,但已不再像过去那样繁华。
    次句“写经人已去,吊古我重游。”诗人在观鹅亭内,看到了一些古老的痕迹。他曾经在这里写过经文,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然而,如今那些写经的人已经离开了这里,只剩下他独自在这里感慨。这一句既体现了他对过去的追忆之情,又表达了他对现实的无奈之感。
    第三句“断渚梳翎鸭,残碑砺角牛。”诗人在观鹅亭内游览时,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他在水边的石崖上发现了许多被折断了翅膀的野鸭,它们在挣扎着想要飞起来;同时,他也看到了一些石碑上刻着磨刀石的痕迹,原来这些石碑是用来磨牛角的。这些现象让诗人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少年时代,那时他还在读书,经常来到这里欣赏风景、观察动物,与朋友们一起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
    末句“不胜今昔慨,无复敢登楼。”诗人在观鹅亭内游览时,感受到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沧桑感。他看着眼前的景色,想到了自己的过去,不禁感慨万千。他觉得自己已经不再年轻了,无法像以前那样自由自在地享受生活。因此,他决定不再登上这座观鹅亭,不再继续他的往事。
    整首诗以观鹅亭为主题,通过对观鹅亭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同时,诗人还通过写经人已去、断渚梳翎鸭等细节描绘,展现了观鹅亭内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这种对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历史的深入挖掘,使得这首诗既有画面感又具有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