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惜花飘岸,青怜柳拂桥。
江风吹飒飒,篷雨打萧萧。
帘卷楼横笛,山空谷响樵。
双旌拚赏去,回首海天遥。
注释
1 太平馆次韵:在太平馆(可能位于某个地理位置)的某次聚会中,某人即兴创作了这首诗。
- 红惜花飘岸:指春天到来时花朵随风飘落的景象。红惜,惜花之情。
- 青怜柳拂桥:形容春日里新绿的柳条轻拂过小桥,给人以怜爱。青怜,怜爱之意。
- 江风吹飒飒:形容江水风声阵阵,飒飒作响。
- 篷雨打萧萧:形容船篷上雨水打在身上的声音,萧萧,声音悠扬。
- 帘卷楼横笛:形容楼中人正在吹奏横笛,帘子被掀起来观看,横笛之声与帘卷声相互交织。
- 山空谷响樵:形容山林间传来伐木声,空旷的山谷回响着这声音。
- 双旌拚赏去,回首海天遥:形容两人一同离开,回头看向远方的大海和天空。双旌,指两个人,这里可能是指诗人与友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江边景色,通过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生动的动作描写,展现了一种宁静而又生动的氛围。首联“红惜花飘岸,青怜柳拂桥”通过对色彩的运用(红色、绿色),以及对动作的描述(飘落、拂动),形象地表现了春天的到来和生机勃勃的景象。第二联“江风吹飒飒,篷雨打萧萧”则进一步渲染了自然环境的气氛,使得整个画面更加具有动感和生命力。第三联“帘卷楼横笛,山空谷响樵”则通过细节的描绘,增加了诗歌的层次感和深度,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周围环境的细腻观察和深情体悟。
最后两句“双旌拚赏去,回首海天遥”以人物的动作结束,展现了诗人和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田园风格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