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缘携手贺兰巅,一望华夷在眼前。
万木常笼青嶂日,孤嶒倒映白云天。
胡人湩酪山中献,汉使声名域外传。
笑指穹庐休遁避,壮心直欲扫祁连。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题为《奉和圣制过信陵王故亭》。诗中描绘了作者在巡视时登上贺兰山的所见所感,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以及对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渴望。

逐句释义:

  1. 何缘携手贺兰巅,一望华夷在眼前。(何缘携手贺兰巅,一望华夷在眼前。)这两句表达了登上高峻的贺兰山,可以俯瞰远方,感受到中原与边疆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这里的“华夷”是指中原和边疆,即古代中国的不同地域。
  2. 万木常笼青嶂日,孤嶒倒映白云天。(万木常笼青嶂日,孤嶒倒映白云天。)这两句描绘了贺兰山峰峦叠嶂,林木葱郁的景象。其中“万木”指的是山上的树木,而“青嶂”则形容山势险峻,绿树环绕。同时,“白云天”可能是指天空的颜色或云朵,增添了一种宁静、清新的氛围。
  3. 胡人湩酪山中献,汉使声名域外传。(胡人湩酪山中献,汉使声名域外传。)这两句提到了胡人和汉使,分别指代古代中国的少数民族和汉族。这里可能是指胡人将他们制作的酸奶等食品献给皇帝,而汉使则通过他们的使者身份传播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4. 笑指穹庐休遁避,壮心直欲扫祁连。(笑指穹庐休遁避,壮心直欲扫祁连。)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决心,即使面对强敌也毫不退缩,而是要勇敢地面对挑战,甚至要收复失地,恢复国家的尊严和领土完整。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在巡视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他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以及坚定的民族自豪感。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渴望,希望人们能够团结一致,共同守护这片美丽的家园。整首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怀,也体现了他作为一位文人的责任和使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