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书诏已繁,词头更亵白麻尊。
本朝相业惟调旨,寰海人心仰代言。
天语简来偏足贵,温纶滥得岂为恩!
莫因乱世多宽假,一字低昂国体存!

【注释】

端州杂诗:唐代诗人杜甫所做七言律诗。己丑年,指唐肃宗至德二年(757)。

中书:指唐玄宗时的中书省,是宰相办公处。诏:皇帝命令,诏书。已繁:繁多,杂乱。词头:指诏书的开头部分,即“制”或“敕”。白麻尊:指皇帝的亲笔信札。调旨:指皇帝的旨意。本朝:指南唐。相业:宰相的功绩。惟:只,仅。寰海之心:全国民众的心思。天语:上天的旨意。简:传告,通告。偏足贵:非常值得珍视,很珍贵。温纶:皇帝赐给臣下的书信,又称御笔。滥:滥用。国体:国家体制,国家的治理方式。

【赏析】

《端州杂诗》共六首,这是其中的第六首。这首诗反映了唐肃宗时期政治混乱的局面。当时,安史之乱已经平定,但朝廷上下却出现了许多矛盾和纷争。诗人对此深感忧虑,写下了这首杂诗,表达了他对国家未来的担忧之情。

诗的开头两句“近日中书诏已繁,词头更亵白麻尊”,指的是最近中书省下达的诏书数量过多,而且有些诏书的措辞过于轻浮,甚至有些亵渎了皇帝的尊严。这表明当时朝廷的政治风气已经发生了变化,人们不再尊重皇帝的权威。

诗人指出“本朝相业惟调旨,寰海人心仰代言”。这里的意思是说,虽然现在的宰相们在执行皇帝旨意时也有一定的能力,但他们并不能真正代表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他们只是一些奉命办事的官员,而真正的领导者应该是那些能够为国家和人民着想的人。

诗人进一步描述了当时的政治状况:“天语简来偏足贵,温纶滥得岂为恩!”这里的意思是说,当皇帝的命令传达下来时,往往显得非常珍贵;而那些滥竽充数、滥发诏书的官员们却得到了皇帝的宠爱和信任。这种不公正的现象使得国家的治理变得混乱不堪。

最后两句“莫因乱世多宽假,一字低昂国体存!”则是诗人对当时的统治者发出的警告。他指出,在乱世中应该少一些宽容和姑息,不要让任何一个字的高低都会影响到国家的治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国家的安定和繁荣。

这首诗反映了唐肃宗时期政治混乱的局面。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社会的一些情况和问题,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和担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