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神京直北看,天隅数郡岂偏安!
比闻政府频虚席,何事言官辄免冠?
国法未严臣节见,朝廷多故圣恩宽。
即今典制遵神祖,窃恐拘文此日难!

【译文】

回首京城神武门,天边数郡难道能偏安!

听说朝廷频频空缺,为什么言官总是不戴冠冕?

国家的法纪未严,臣子的气节就现。

朝廷多故圣恩宽厚,如今典制遵承了先帝。

恐怕拘泥文墨的今天难以办!

【注释】

  1. 己丑:即宋神宗熙宁三年(西元一〇七〇年)。
  2. 神京:指北宋都城汴京,又称东京。
  3. 比闻:近日以来。
  4. 政府频虚席:朝廷频繁地空出职位。
  5. 言官辄免冠:言官常常是头戴冠冕。
  6. 国法:国家的法律。
  7. 朝廷:朝廷的大臣。
  8. 即今:现在。
  9. 典制:古代的制度。
  10. 神祖:指宋朝的太祖赵匡胤。
    【赏析】
    这首诗是王安石在熙宁元年(西元一〇六八)任参知政事时所作。当时,王安石主张实行变法,遭到许多保守派的反对。此诗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写成的。
    首联说:我回头看看京师的神武门,天边的几座城池怎么能偏安?诗人以“回头”一词,抒发了他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颔联进一步写他对朝廷政治现状的看法:“比闻政府频虚席,何事言官辄免冠?”意思是:最近听说朝廷经常空缺官员,为什么那些言官总是不戴冠冕呢?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朝廷的不满情绪,同时也表现出他的正直和耿介。
    颈联说:国家的法纪没有严格,臣子的气节就显现出来。朝廷多故圣恩宽厚,如今遵循祖宗典制,恐怕拘泥于文字,这样的一天很难办啊!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朝廷法治和朝廷多难时期的担忧。
    尾联说:现在遵循祖宗典制,恐怕拘泥于文字,这样的一天很难办啊!这是全诗的结语,也是诗人对朝廷的最后忠告,他希望朝廷能够重视法制,不要拘泥于文字,要善于运用人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