辇卫萧条国计虚,元勋迎驾意何如?
度支空佩司农印,按部真埋御史车。
吏职滥从军府署,人情求仕汉廷疏。
阃权不肯兼中外,犹许朝班得内除。
【注释】
辇卫:指皇帝的车驾。
萧条:衰败,荒凉。
元勋:有功的大臣。
度支:指财政。
司农:管理农业的官。
按部:指巡视地方。御史:官名。
滥从:滥用职权。军府署:指军事机关。
人情:指世俗风气。
阃(kǔn)权:阃,门闩;权,权柄、权力。兼:兼任,执掌。中、外:指朝廷内外。
朝班:朝廷的行列。内除:朝廷内部的官职。
【赏析】
这首诗是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年)作者任端州(今广东肇庆)刺史时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的不满,以及对改革弊政、实现中兴的愿望。全诗以议论为主,夹杂着描写与抒情,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
“辇卫萧条国计虚”意思是说,皇帝的车驾已久未出现,国库空虚。这反映了作者对于国家财政状况的担忧。
“元勋迎驾意何如”意思是说,那些有功的大臣现在都在做些什么?这反映了作者对朝廷官员态度的不满。
“度支空佩司农印”意思是说,财政部门已经没有了实权的官员,只能空戴印信而已。这反映了作者对当时财政制度的不满。
“按部真埋御史车”意思是说,那些巡视地方的官员现在都在做些什么?这反映了作者对朝廷官员职责的不满。
“吏职滥从军府署”意思是说,那些滥用职权的官员现在都在哪里任职?这反映了作者对官场黑暗现象的批判。
“人情求仕汉廷疏”意思是说,人们为了追求仕途而纷纷离开家乡,前往京城谋求发展。这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描述。
最后两句“阃权不肯兼中外,犹许朝班得内除”意思是说,虽然我不能兼任朝廷内外的权力,但我仍然可以凭借自己的才能获得朝廷内部的官职。这反映了作者对于自己能力的自信以及对于改革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