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王气已应终,马相旌麾向越中。
北狩君王空有恨,南来太后且论功。
孔苌建议诛夷甫,玄礼何雠戮国忠!
底事杭州三学士,不闻请剑有陈东!
金陵王气已应终
金陵之巅,昔日王气犹在。马相者,其旌麾所指,正是南国之地也。北狩之君王空有恨,此恨非但于北地,亦是对南来之太后有所论功。孔苌、玄礼者,皆曾建议诛夷甫、戮国忠,然而事与愿违,杭州三学士却未能请剑成功,反使陈东之志未伸。
孔苌之建议诛夷甫,意在清除奸佞;玄礼之戮国忠,乃欲肃清党徒。然时移势易,奸佞虽除,却误伤良善,致使朝廷内外皆生怨气。太后南来,本欲论功,却又因权臣掣肘,功未立而怨生。
杭州三学士,原是国之栋梁,却因朝政昏暗,未能请得宝剑,以斩奸臣。而陈东之志,虽未曾实现,但其精神犹在,激励着后来者。
世事如梦,转眼已是新朝更迭。金陵王气已应终,马相已逝,太后亦去,只留下哀鸿一片。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新的王朝必将崛起。钱澄之的《哀越诗》中所言:“底事杭州三学士,不闻请剑有陈东!”虽是感叹,却也是历史的必然。
金陵王气已应终,马相旌麾向越中。北狩君王空有恨,南来太后且论功。孔苌建议诛夷甫,玄礼何雠戮国忠!底事杭州三学士,不闻请剑有陈东!此诗虽短,却言简意赅,揭示了当时朝局的复杂与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