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绝桂林郡,偏宜北客居。
病苏秋冷日,气爽瘴消初。
也恋朋樽好,深忧将帅疏。
伏波山下棹,稳泊意何如?

桂林杂诗 其十 (庚寅)

清绝桂林郡,偏宜北客居。
病苏秋冷日,气爽瘴消初。
也恋朋樽好,深忧将帅疏。
伏波山下棹,稳泊意何如?

译文与注释:

这首诗是钱澄之所创作的《桂林杂诗》中的第十篇。诗中描绘了诗人对桂林的深深喜爱,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政治局势和社会现状的担忧。

赏析:

首句“清绝桂林郡,偏宜北客居”直接点明了桂林的独特魅力和诗人的居住地。桂林以清澈、宁静而闻名,诗人在这里感受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因此选择在这里居住。这一句也反映了诗人远离喧嚣的生活态度,寻求内心的平静。

第二句“病苏秋冷日,气爽瘴消初”则展现了桂林秋天的清新与宜人。这里的“病苏”可能寓意诗人身体不适或心情不佳,但秋天的凉爽气候却让他感到舒适。同时,“瘴消初”说明随着季节的变化,瘴气开始消散,环境变得更加宜人。

第三句“也恋朋樽好,深忧将帅疏”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政治局势的忧虑。这里的“朋樽好”可能指的是朋友相聚时的欢乐时光,而“将帅疏”则指将领之间的关系疏远。这种对比突出了诗人对友情的重视以及对政治动荡的担忧。

第四句“伏波山下棹,稳泊意何如?”则是诗人在伏波山下停船,思考自己的未来和意愿。伏波山是桂林的一个著名景点,诗人在这里停下船只,可能是为了休息或者思考未来的计划。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生活状态的满意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整首诗通过对桂林的自然美景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政治局势的关注。同时,通过对比与反思,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这种矛盾和挣扎正是诗歌艺术魅力所在,使得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波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