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肠吴太学,国破早捐生!
莫听呼天诉,聊明报汉情。
鬼神应有恨,劫运恐难争!
近喜威灵见,南昌虏数惊。
【注释】
- 吴太学:指吴地(今江苏一带)的学者。
- 国破早捐生:国家已破,自己早已弃家为国死。
- 呼天诉:向天空呼喊求救。
- 聊明报汉情:姑且表达对汉朝忠义之情。
- 鬼神应有恨:鬼神也会有所感伤。
- 劫运恐难争:时运难以挽回。
- 近喜威灵见:最近高兴地见到神威显灵。
- 南昌虏数惊:南昌地区的敌军屡次被吓倒。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南宋灭亡后写的。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前途的担忧和忧虑。全诗感情深沉,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首句“痴肠吴太学”,诗人以“痴肠”形容自己为国家忧心如焚的心情,“吴太学”则指吴地的学者。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以及对自己无能为力的无奈。
次句“国破早捐生”,诗人用“捐生”来形容自己愿意为国家牺牲自己的生命。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和自己愿意为国家付出一切的决心。
第三句“莫听呼天诉”,诗人劝诫人们不要向天诉说自己的痛苦和绝望。这里的“呼天诉”指的是向天地神明祈求保佑和庇护的行为,而诗人却认为这种行为是无用的,甚至是一种愚蠢的表现。
第四句“聊明报汉情”,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虽然身陷困境但仍然不忘对汉朝的忠义之情。这里的“报汉情”指的是对汉王朝的忠诚和对国家的热爱。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虽然身处逆境但仍然坚守自己的信念和理想。
第五句“鬼神应有恨”,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鬼神的同情和理解。他认为鬼神也会因为人间的不幸而感到悲痛和哀怨。这里的“应有恨”是指鬼神也有着人类的情感和感受。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生死、荣辱等人生问题的思考和感慨。
第六句“劫运恐难争”,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于时事变幻莫测的看法。他认为时运难以挽回,一切都无法改变。这里的“劫运”指的是命运或时运,“争”则是指争夺或争斗。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于命运和时运的无奈和悲观。
第七句“近喜威灵见”,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最近高兴地看到神威显灵的情景。这里的“威灵”指的是神的力量或威严,“见”则是指出现或显现。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于神灵降临的期待和喜悦。
最后两句“南昌虏数惊”和“威灵见南昌”,诗人在这里描绘了自己在南昌地区所遭遇的敌军袭击的情景,并借此表达出他对于神威显灵的庆幸之情。这里的“南昌”指的是江西南昌地区,“虏数惊”则是指敌军屡次被吓倒。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前途的担忧和忧虑,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