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渚赤厥灵,姜水感神异。
庆都沙莽墟,恐非毓圣地。
自从兵燹馀,渐抉山灵閟。
冷冷出清泉,源殊色亦异。
周遭三里城,藉以饬长治。
大哉放勋德,流坎兼仁智。
已合上善符,预表中和字。
乾元仍用九,□则自渊懿。
令尹快冥搜,清凉洗炎炽。
在昔覃怀牧,修垒醴泉至。
澄鲜一镜通,沾溉万家利。
渊源未易穷,瓦砾驱庸吏。

【注释】:

  1. 浚九泉:挖开深藏的泉水。
  2. 华渚:即华池,在今山西万荣县西北。赤厥灵:传说中一种红色有灵气的石头,即绛河石。姜水:指汾水。感神异:感应到神灵而显现出异常的景象或力量。
  3. 庆都沙莽墟:即庆都城遗址,在山西临猗县西南。荒墟:废墟。恐非毓圣地:恐怕不是培养人才的好地方。
  4. 兵燹余:战乱过后。抉(jué)山灵閟:发掘山中的神灵。
  5. 冷冷出清泉:冷冽的水涌出来。出清泉:泉水流出。
  6. 周遭三里城:四周三里的城墙。藉以饬长治:借以整顿治理。饬:治理。
  7. 放勋:尧的字。大哉:赞美的话词。德:德行。流坎:流动的水,喻指道德的修养。兼仁智:既包含仁爱又包含智慧。
  8. 上善符:最高的道德标准的象征。预表:预示。表中和字:表明和谐的意思,这里是指与天地、人伦、万物和谐相处的思想。
  9. 乾元:天,这里指宇宙自然。仍用九:仍然沿用“九畴”的思想。□则自渊懿:□则,指《尚书·洪范》中的九畴,意思是九种美德。自渊懿:从深渊和美好处来。
  10. 令尹:春秋时楚国的官名,相当于现在的宰相。冥搜:暗中寻找,引申为治理国家。
  11. 清凉洗炎炽:用清凉之水洗去炎热。在昔覃怀牧:过去的覃怀郡长官,也就是当地的太守。修垒醴泉至:修筑了城池并引来泉水。
  12. 澄鲜一镜通:清澈明净像镜子一样通透。沾溉万家利:给老百姓带来了好处。沾溉:恩泽润物,灌溉。
  13. 渊源未易穷:源头难以穷尽。瓦砾驱庸吏:用瓦砾驱赶平庸的官吏,比喻用严厉的手段来整治国家。
    【赏析】:
    此诗写诗人对古代水利事业的赞颂,以及自己治理天下的理念,表达了他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首联:“浚九泉”,是说挖掘深藏的泉水。这既是对前文“庆都沙莽墟”的具体说明,也是诗人理想中美好的景象。
    颔联:“华渚赤厥灵,姜水感神异”,华渚就是华池,在今山西省万荣县西北。赤厥就是红色的石头,据说这种石头有神奇的力量,能够感应神灵并出现奇异的景象。姜水指的是汾水,因为汾水是黄河的一条支流,所以人们认为它能够感应神灵,产生奇异的力量。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华渚这个地方出产的是红色的石头,这种石头有神奇的力量,能够感应神灵并出现奇异的景象。而姜水则是汾水,因为它是黄河的一条支流,所以人们认为它能够感应神灵,产生奇异的力量。
    颈联:“庆都沙莽墟,恐非毓圣地”,庆都城遗址位于山西临猗县西南,是一个被废弃的地方。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这个遗址可能是一个不适合培养人才的好地方。这里的“毓”字表示孕育、培养之意。
    尾联:“自从兵燹余,渐抉山灵閟”,兵燹之后,社会秩序混乱,人心惶惶,就像山中的神灵被封闭起来一样。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自从战乱之后,社会秩序逐渐被恢复,就像山中的神灵被重新开启一样。
    最后四句:“冷冷出清泉,源殊色亦异”,“冷冽的水涌出来”,形容泉水清凉而纯净。“周遭三里城,藉以饬长治”,周围的三座城墙,借助这些水源来整顿治理国家。“大哉放勋德,流坎兼仁智”,伟大的尧帝有着高尚的德行,他的仁爱和智慧也流传于世。“已合上善符,预表中和字”,“已经符合最高的道德标准”,这是尧帝所倡导的道德准则。“干元仍用九,□则自渊懿”,干元仍然是九畴思想,而□则从深渊和美好处来。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水利事业的赞美,以及自己治理天下的理念。他通过挖掘深藏的泉水、修复废弃的城池、整顿治理国家等具体行动来展示自己的理想形象。同时他也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具备了高尚的德行,才能达到与天地、人伦、万物和谐相处的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