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岁脩辞拟草玄,中年探赜强知天。
尔来懒慢太无似,只有楞伽堆案前。
【注释】
早岁:早年;修辞:修辞;拟:仿效,模仿。草玄:本指道家的《道德经》和《南华真经》,后来泛指道家著作。探赜(zé):探索深奥的道理。楞伽:即楞严经,佛教典籍名。堆案前:把经书堆放在案头。无似:没有相似的地方。楞伽:即楞严经,佛教典籍名。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的作品。全诗以“懒慢”二字为题,抒发了作者对世事的厌倦之情和追求佛理之志。
首句“早岁脩辞拟草玄”,写早年学文,刻意模仿道家学说。“脩辞”意为修饰言辞,指作文章时讲究文采、修饰词句。“拟”是仿效的意思。这句的意思是:当年我学习写作,努力地修饰文辞,模仿《老子》、《庄子》等道家著作的风格。
第二句“中年探赜强知天”,写到了中年以后,开始探究更深刻的哲理,试图去认识自然界的奥秘。“探赜”意为探索深奥的道理,“知天”指了解自然规律。这一句表明,作者已经从年轻时的浅薄学问中走出来,开始深入地研究自然和社会的规律,企图获得更高的智慧。
第三句“尔来懒慢太无似”,写自己现在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不再像以前那样勤奋努力了。“懒慢”意为懈怠,懒惰。这句诗说明作者现在已经变得懒散,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没有什么精神去做事情了。
末一句“只有楞伽堆案前”则是说,尽管我现在变得懒散,但我仍然坚持每天阅读佛经,并且经常把佛经放在案头。这里的“楞伽”是指佛教经典的名称之一,“案前”则表示摆放在书桌上。这句诗表明,即使我已经变得懒散,但仍然坚持每天研读佛经,并把它们摆在我面前,以此来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自己的信仰和追求。
【译文】
早年间我努力学习修饰文辞,模仿老子、庄子的道家学说。
进入中年后开始探求更深层的道理,试图去了解宇宙万物的规律。
然而现在的我变得懈怠懒惰,没有什么值得去做的事情了。
只有把佛经摆在案头,时常提醒自己要记住自己的信仰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