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传孺子,儒术迈杨云。
远绍宣尼业,旁摹柱史文。
蕴真安可测,摛藻已难群。
欲报瑶华赠,春林尚未芬。
【注释】
世家传孺子:家族世代相传。孺子,指孔子的弟子颜回。
儒术迈杨云:儒术超过了扬雄(杨云)的学说。
远绍宣尼业:继承发扬孔子的事业。宣尼,指孔子。
旁摹柱史文:旁边模拟《左传》的文风。
蕴真安可测:蕴藏着真正的价值是不可测度的。
摛藻已难群:发挥才思已经难以与众人比肩了。
欲报瑶华赠:想要报答皇上赠送的珍品瑶华。瑶华,指玉器等珍宝。
春林尚未芬:春天的树林还未长出芬芳的花。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之作。诗人在这首诗里,以儒家正统思想来评价徐侍御及其门人,肯定了他们继承了孔子的思想传统。同时,也表达了对徐侍御的景仰和钦敬之情。
“世家传孺子,儒术迈杨云。”首句写徐侍御出身于名门望族,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次句写他的儒术造诣深湛,能超出前贤扬雄(杨云)。“世家”即门第高,“孺子”即子弟贤良。这两句是说,徐侍御家世显赫,又是个儒学世家,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学识渊博,有深厚的文化修养。
“远绍宣尼业,旁摹柱史文。”三、四句承上启下,既赞颂了徐侍御的学问,又指出其为官清廉。“远绍”意为继承发扬,“宣尼”,指孔子;“柱史”,指《左传》。“业”,事业,事业成就;“文”,文采,才华。这两句是说,徐侍御不但学识深厚,而且继承了孔子的事业,他的文章写得像《左传》一样精彩。
五、六句进一步赞美徐侍御为人清正廉洁。“蕴真”即蕴涵真知实学;“安可测”,“安”同“焉”,“测”指测量。“摛藻已难群”,意思是说他施展才能已经很不容易了。这两句是说,徐侍御为人诚实守信,清正廉洁,不图个人享受,不图名利,所以一般人很难与他相比。
“欲报瑶华赠,春林尚未芬。”七、八句写诗人自己的处境。“瑶华”,美玉,这里比喻徐侍御送给自己的礼物。“春林”,春天的树林,这里比喻美好的时光。“未”,表程度的副词。“芬”同“氛”,指香气。这两句是说,徐侍御送我的宝物太贵重了,我还没有能力报答他;我所处的环境还不好,还没有到可以享受美好时光的时候呢!诗人以春秋时期鲁国人左丘明作《春秋》,孔子称赞他是“笔则笔”而称不上“舌则舌”的人,来比喻徐侍御的才学。左丘明的笔锋犀利尖锐,但有时也不免偏颇;徐侍御的才学也很卓越,但由于当时的政治环境复杂,不能充分展示他的才华。最后两句是说,徐侍御给我的礼物非常珍贵,我还没有机会好好地报答他;我也处在一个政治环境复杂的环境中,暂时还不能享受美好的时光。
全诗通过酬答徐侍御的赠玉,委婉地赞扬了徐侍御的人品和才学,同时也表现了自己在政治上的失意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