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人楼閤倚晴霄,大地山河极望遥。
秋入淮黄波浩荡,云开嵩少影岧峣。
九天沆瀣寒堪吸,八牖星辰近可招。
十二曲阑浑倚遍,一襟凉思正飘飘。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此诗前两联写登高之所见。首联“化人楼阁倚晴霄,大地山河极望遥”,点出了登高之处,写出了诗人站在高处所看到的景象:化人楼阁依傍着晴朗的天空,远处的大地山川一览无余,视野非常开阔。颈联“九天沆瀣寒堪吸,八牖星辰近可招”,“九天沆瀣”出自《史记·封禅书》:“天为甚高乎?夫百仞之山,尚摩立耶! 其去人远矣!”意为天上的云露(沆瀣)寒气逼人,令人想一饮而快;八窗(窗户)里星星点点,近在咫尺,让人可以伸手去摘。尾联“十二曲阑浑倚遍,一襟凉意正飘飘”,点出所登之地有栏杆可倚,栏杆上挂着许多衣襟(衣带),诗人似乎已将全身的衣襟都搭上了,但仍然感到一股清风吹拂,凉爽之感难以言表。尾联“一襟凉思正飘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答案】
①登上资圣阁,凭栏而立;②眺望远方,天地之间尽入眼底;③仰望天空,银河如水;④俯瞰大地,万物生灵皆可见;⑤抬头观星,仿佛伸手可取;⑥俯视栏杆,衣襟挂满;⑦风起时,衣襟飘扬;⑧内心感受,凉意袭人。
赏析:
全诗描写登高所见的景色,抒发诗人登高时的所见所感。首联“化人楼阁倚晴霄,大地山河极望遥。”点明了诗人所处的位置,写出了诗人站在高处所看到的景象:化人楼阁依傍着晴朗的天空,远处的大地山川一览无余,视野非常开阔。“九天沆瀣寒堪吸,八牖星辰近可招。”颈联“九天沆瀣寒堪吸,八牖星辰近可招”。写出了诗人站在高处所看到的景色,写出了诗人登高后的所见所感,写出了诗人站在高处所看到的景色,写出了诗人站在高处所看到的景色。“十二曲阑浑倚遍,一襟凉意正飘飘。”尾联,诗人通过写自己的所见所感来表现一种心境,也反映了他当时的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