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说盘山胜,当年是鬼工。
移将多怪石,叠作一崆峒。
寺傍云根见,人从鸟道通。
烟消关气紫,日出海波红。
万壑争飞瀑,双峰半倚空。
凭虚凌绝顶,极目思无穷。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登盘山绝顶

  • 译文:我登上盘山的最高峰。
  • 注释:盘山,即今北京的盘山风景区。
  • 赏析:诗的第一句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盘山之巅的向往和征服的渴望。

2. 闻说盘山胜

  • 译文:听说盘山风景非常美丽。
  • 注释:传说中,盘山因地形奇特、景观壮观而闻名。
  • 赏析:这里运用了“闻说”这一表达方式,增添了一种神秘和期待的氛围。

3. 当年是鬼工

  • 译文:它原来是大自然的杰作。
  • 注释:“鬼工”在这里指的是盘山形成时的巧妙设计和天然地貌。
  • 赏析:通过“当年是鬼工”这样的描写,强调了盘山自然形成的神奇和美妙,同时暗含了一种对自然美的赞叹。

4. 移将多怪石

  • 译文:把许多奇异的石头移动过来。
  • 注释:形容盘山景色奇特,有很多独特的自然景观。
  • 赏析:这里的“移将”可能是指人工或自然的改造,突出了盘山的多变与丰富。

5. 叠作一崆峒

  • 译文:把它们堆叠成一座洞穴。
  • 注释:这里的“崆峒”指洞穴,形容盘山上众多的洞穴和石林。
  • 赏析:通过“叠作一崆峒”这样的描述,形象地展现了盘山的地貌特点,增加了诗歌的画面感。

6. 寺傍云根见

  • 译文:寺庙靠近云根的地方可以看见。
  • 注释:“云根”通常指的是山石上长出的苔藓等植被,它们生长在云雾缭绕之处。
  • 赏析:这句话通过对景的描述,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幽静神秘的氛围。

7. 人从鸟道通

  • 译文:人们可以从像鸟一样飞翔的小路过去。
  • 注释:形容盘山的山路弯曲崎岖,但设计巧妙,如鸟翼般轻盈。
  • 赏析:通过“人从鸟道通”这样的描写,既展现了盘山道路的特点,又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感和趣味性。

8. 烟消关气紫

  • 译文:烟雾消散之后,天空呈现出紫色。
  • 注释:这里用“关”字形容紫色的天空,给人一种朦胧美的感觉。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日出时分的景象,色彩鲜明,生动地表现了大自然的壮丽。

9. 日出海波红

  • 译文:太阳从海面上升起,海面被染上了红色。
  • 注释:此处利用“海波红”来形容太阳的倒影,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
  • 赏析:通过“日出海波红”这样的描写,展现了太阳与大海交融的美丽画面,富有诗意。

10. 万壑争飞瀑

  • 译文:千沟万壑都在争夺着飞瀑的美景。
  • 注释:形容群山之间瀑布众多,水流激荡。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瀑布景象的夸张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和活力。

11. 双峰半倚空

  • 译文:两座山峰像是半倚在空中一般。
  • 注释:形容山峰高耸入云,给人一种巍峨挺拔的感觉。
  • 赏析:通过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山峰的高峻与壮观,令人印象深刻。

12. 凭虚凌绝顶

  • 译文:站在山顶凭栏远眺,仿佛超越了一切。
  • 注释:形容站在高处,视野开阔,心胸也随之开阔。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盘山之巅所体验的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引人深思。

13. 极目思无穷

  • 译文:放眼望去,思绪无边无际。
  • 注释:形容诗人面对壮丽景色时的内心感受。
  • 赏析:结尾两句总结全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无限感慨和向往,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