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人不归,日日楼头望。
人尚在天涯,只疑行陌上。
陌上红尘逐日飞,何曾尘里见人归。
经春历夏无消息,检点秋风又寄衣。
【注释】:
- 望远曲:即《望人不归曲》,写女子盼望情人归来,却不见情人的诗。此诗为唐末诗人韦庄所作。
- 明知:明知,知道。
- 日日:每天。
- 楼头:楼上。
- 天涯:天边,形容相距极远。
- 陌上:田间小路。
- 红尘:原指红土、黄沙之类颜色深重的事物,这里泛指尘世,也指代人间。
- 何曾:不曾,从未。
- 经春历夏:经过整个春天和夏天。
- 无消息:没有任何消息。
- 检点:检查。
- 秋风又寄衣:秋天到了,又送别衣物给别人。
【赏析】:
《望人不归曲》是一首描写相思之苦的诗歌,诗人通过描述自己每日在楼头望见远方的情景,表达了对爱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首句“明知人不归”,诗人明知对方已不在身边,但却仍然每天站在楼头,望着远方。这里的“明知”二字,既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也揭示了他内心深处的情感冲突。
第二句“人尚在天涯”,进一步描绘了恋人身处遥远的距离。这一句中的“天涯”二字,不仅指代地理上的遥远,更寓意着情感上的隔阂和心灵的距离。诗人用“尚在”一词,强调了这种距离的持续存在,而“在”字又隐含了一种无法逾越的无奈感。
第三句“只疑行陌上”,诗人开始怀疑自己的爱人是否真的已经离开了人间,只是行走在了田野间。这里的“陌上”二字,既是指田间小路,也暗示了人生道路的艰辛与坎坷。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爱人安危的担忧。
第四句“人尚在天涯,只疑行陌上”,诗人再次强调了爱人虽然身处天涯,但自己却依然以为他在田间小路行走。这里的“只疑”二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疑惑和不安,同时也透露出他对爱人安危的深深关切。
最后两句“陌上红尘逐日飞,何曾尘里见人归。”诗人将焦点转向了尘世中的景象,描绘出红尘(即世间繁华)随着时间流逝而飞逝的画面,同时表达了对爱人何时才能回到自己身边的无尽期待。这里的“尘里见人归”既是对爱人的呼唤,也是对自己孤独生活的感慨。
尾句“经春历夏无消息,检点秋风又寄衣。”诗人继续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经过整个春天和夏天都没有得到任何消息,到了秋天,又不得不收拾行囊,准备寄送衣物给他人。这里的“秋风”既象征着季节的变迁,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情感的起伏和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