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民事要实心为,石泣山头怕作碑。
岂有桐乡朱邑爱,奉尝不愧郭西祠。
利民事要实心为,石泣山头怕作碑。
岂有桐乡朱邑爱,奉尝不愧郭西祠。
诗句释义:
- 利民事要实心为:
- 实心为:全心全意地做事情。
- 利民:利益民众。
- 要:必须,重要。
- 实心为:全心全意地做好事。
- 整句意思是:全心全意地做有益民众的事。
- 石泣山头怕作碑:
- 石泣:石头因感动而哭泣。
- 山头:山的顶部。
- 怕作碑:害怕成为纪念。
- 整句表达的意思是:因为石头会因感动而哭泣,所以担心自己会被雕刻成碑文纪念。
- 岂有桐乡朱邑爱:
- 桐乡:一个地名,可能是一个具体的地点。
- 朱邑:人名,此处指代一个人。
- 岂有:难道没有。
- 爱:喜爱。
- 整句意为:难道没有一个地方或人能被如此热爱?
- 奉尝不愧郭西祠:
- 奉尝:供奉食物。
- 不愧:不感到惭愧。
- 郭西:地名,可能是指某座城市或地区的西边。
- 整句意为:供奉食物而不感到惭愧,指的是在某种精神或文化上的奉献和传承,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改变。
译文与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于利民之事应持以真心,并且对待那些真正爱护并传承文化精神的人应持有敬意。诗中通过“石泣山头怕作碑”描绘了一种敬畏之心,认为真正的行为不应仅仅为了被记录,而应是发自内心的真挚感情。“岂有桐乡朱邑爱”则表达了对这种深情厚意的珍视和感激,即使没有具体的场景描述,也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丰富和深邃。最后一句“奉尝不愧郭西祠”,是对前文的总结,强调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的重要性,即使在物质层面可能不被重视,但精神上的贡献却是值得骄傲和自豪的。
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作者对于社会责任感的深刻认识,还展现了其对于人文精神和文化传统的深刻理解和崇高敬仰。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引出对人性和社会价值观的思考,体现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内涵和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