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水寻源更在山,洞中疑有月光闲。
山僧不管多情事,懒觅啼猿看玉环。

【注释】

归猿洞:在浙江杭州天目山,因山有猿而名。李子木:即李流芳,字伯阳,号子木,明代文人,擅画山水,诗亦清丽。游咏:游览吟咏。

【赏析】

此为一首题画诗。诗人从杭州天目山的“归猿洞”经过李子木老师的指点,来到了洞中,见有月色,便问水寻源。李子木老师告诉说:“更在山”,意即水之源头不在山上,而在山下。这一句是说,诗人所求的水不在山顶,而是在山脚,所以不必到山上去找水。诗人听后,十分高兴,于是继续向洞里走去,但见洞中有月光,十分美丽,他不禁赞叹起来。

接下来诗人又看到,洞中有山僧在那里坐着不动,好像对什么事情漠不关心。这时,又有猿啼声传来,他听到后,感到十分刺耳。于是他便起身离去。

这首诗写于诗人游历天目山归途中。全诗通过诗人与友人的问答形式来表现主题内容。诗人在游山时,曾问过友人,山上的水在哪里?朋友告诉他说,水并不在山顶,而是在山下。诗人听了非常高兴,因为这样他就不用再到山上去找水了。但是当他来到一个名叫“归猿洞”的地方时,他又听到了猿啼声,而且声音非常凄厉,使他感到非常讨厌。于是,他便离开了这个地方。由此可见,作者游山的目的就是为了寻找水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