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龙欲东行,骑山度溪水。
鞭之血肉匀,割与管城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石砚歌》。

译文:
我端起砚台,看到它上面有火痣般的纹路,那是最佳的选择。我得到了一块,很珍惜地保存着,因为又记下了二十字。
祖龙欲东行,骑山度溪水。
祖,这里指秦始皇。他想要向东去,骑着山,渡过溪水而行。
鞭之血肉匀,割与管城子。
用鞭子抽打它的血肉,均匀地分成了两份,一份给了管城子。

注释:

  • 石砚歌:这是一首赞美石砚的诗。
  • 端前砚:指的是端详(欣赏)砚台。
  • 火痣色:形容石砚上的纹理像火焰一样燃烧,色泽斑斓。
  • 予得一方颇自珍爱:我得到一块这样的砚台非常珍惜。
  • 因复记二十字:因此又记下二十个字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 祖龙欲东行:这里指秦始皇想要东游。
  • 骑山度溪水:骑着山走过溪流。
  • 鞭之血肉匀:用鞭子抽打,使得血液和肌肉都均匀地分布。
  • 割与管城子:把这块石头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给管城子。
  • 管城子:古地名,可能是一个收藏或研究砚台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石砚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热爱之情。诗中通过生动的形象和形象的语言,将砚台的美丽和价值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人通过对砚台的赞美,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审美观,即追求美好的事物,珍视生活中的点滴美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