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梦霓衣历紫宫,瑶华如雨散西风。
偶逢子晋曾相约,后夜乘鸾向月中。

解析:

  • “我梦霓衣历紫宫” 这一句表达了诗人的梦境,梦见自己身穿美丽的霓衣,在紫禁城(皇帝的宫殿)中游行。霓衣通常指神仙或仙女所穿的华丽服装。
  • “瑶华如雨散西风” 这一句描绘了梦中的场景,瑶花(一种美玉)像雨一样从西风中飘落,暗示着一种凄凉、哀伤的气氛。
  • “偶逢子晋曾相约” 这句诗表明诗人曾经与某个人有约定,但这个人名叫“子晋”。子晋是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仙人,他曾经答应诗人在某个夜晚乘鸾鸟向月亮飞去。这可能意味着诗人对这位仙人有着深厚的感情或是期待。
  • “后夜乘鸾向月中” 这一句描述了诗人与仙人约定的时间和地点,也就是在晚上月光照耀的时候,他们一起乘鸾鸟飞向月亮。

注释:

  • 「我梦霓衣」:「我」字表示第一人称,「梦」字说明这是一种梦境。「霓衣」指的是神仙或仙女所穿的美丽霓裳,「紫宫」则是指帝王所在的宫殿,这里用来形容梦境中的神秘场景。
  • 「瑶华如雨散西风」:「瑶华」指的是美丽的玉石或花朵,这里可能指代某种珍贵之物。「如雨散」形容这些美丽的东西如同雨点般纷纷扬扬地落下。「西风」可能是指季节或者某种特定的气候。
  • 「偶逢子晋曾相约」:「偶逢」表示偶然相遇。「子晋」是古代传说中的仙人名,「曾相约」则说明诗人与这个仙人有过约定。
  • 「后夜乘鸾向月中」:「后夜」指的是约定之后的某个夜晚。「乘鸾」是一种传说中的飞行工具,这里可能是指乘坐祥云或鸾鸟。「向月中」说明目的地是在月亮之上,即月亮之中。

赏析:
这首诗充满了浓厚的神话色彩和浪漫情怀。诗人通过梦境的形式,描绘了自己与仙人之间的美好约定。其中,「霓衣」和「瑶华如雨」等词语都富有诗意,能够唤起人们对仙境的无限遐想。此外,诗中的「子晋」和「乘鸾向月中」等元素,也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内涵,展现了作者高超的文学造诣和丰富的想象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