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泉自清泚,片石激成泷。
午憩留孤枕,尘心此处降。
【注释】吕氏:即吕温,唐代诗人。心文:指吕温的文集。友园:即吕温《与友人游友园序》中的“友园”。亭:指吕温《与李生书》中提及的“亭子山”或“友园亭”。杂咏:即吕温《与陈拾遗书》中提到的“杂咏”,这里指诗。十二首:指吕温《与友人游友园序》中“杂咏”共十二题。溜石:流泉飞泻如瀑布。清泚(qǐ):水名,位于今江西境内。自清:从清源。泚水发源于今江西境内,向东流经永州,入洞庭,又东至湘阴入江。清泚,取其清澈之意。片石:指流泉冲击的石头。激成泷(lóng):水冲成的瀑布。泷,瀑布的美称。午憩(qì):中午休息。留孤枕:留下孤独的枕席。尘心:俗心。此处:指友园亭下。降:消解、平息。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友园亭景的诗。吕温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他的《与友人游友园序》中有十二道“杂咏”诗,此诗为其中之一。全诗通过描绘友园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宁静和超脱。
第一句“流泉自清泚,片石激成泷”,描绘了友园内泉水飞泻的景象,其中“清泚”一词取自于地名“清源”,意在表达水流的清澈见底。而“片石激成泷”,则形容流泉冲击岩石所形成的壮观瀑布,形象地展现了瀑布的气势。
第二句“午憩留孤枕,尘心此处降”,则转入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人在朋友的陪伴下,在友园亭中度过了一个宁静的午后,留下了孤独的枕头,心中的世俗纷扰也随之消散,达到了一种超脱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友园亭景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于内心平静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于友谊和自然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