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斋长昼掩,于世颇无机。
一雨野池溢,千山黄叶飞。
林僧看竹少,园客负樵稀。
试问浮生里,蘧蘧几是非。

【注释】

久雨:长时间下雨。二:次,第二。空斋长昼掩,于世颇无机:在空无一人的书房中度过漫长而阴暗的白天,对于世间的机运也毫无所知。一雨野池溢,千山黄叶飞:一场春雨过后,野外池塘溢出了水,千山万壑都被黄叶覆盖起来。林僧看竹少,园客负樵稀:树林里的僧人因为雨水稀少,竹林里生长出的竹子不多;花园中的客人因为雨水稀少,扛木柴去打柴的人也很少。试问浮生里,蘧蘧几是非:在短暂的人生里,谁能分辨清楚哪些是是非?

【赏析】

首联两句,诗人以“空斋”,点出其孤寂之境。“掩”字写出他面对这幽闭的生活,感到茫然、无聊。“于世颇无机”,“机”是机会、机遇的意思,这里指的是机变与权谋。诗人对人世的权谋机变早已看透,因此,他只能独处其中,无所作为。

颔联写久雨带来的变化。上句写雨水使野池溢出,下句写雨水使山上的树叶飘落,从而衬托了久雨给自然界带来的影响之大。

颈联进一步写久雨带来的变化。上句写山林间僧人因雨水稀少而竹林稀少,下句写花园里客人因雨水稀少而外出打柴的人稀少。通过这些细节描写,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世事的冷漠态度。他认为世事无常,变幻莫测,自己应该保持冷静的心态,不应对世事抱有过多的期待和幻想。

尾联写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他认为在短暂的人生中,很难分辨清楚什么是是非曲直,因此不应该过于纠结于这些问题上。诗人希望人们能够放下心中的执念和烦恼,过一种简单而宁静的生活。

整首诗以“久雨”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变化和个人生活状态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和哲学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