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屋水云东,轩车路忽通。
烟霄十年别,虾菜一尊同。
问俗先民隐,论诗到国风。
向来多献纳,台省竟需公。
【注释】
书屋:指书房。东:向东,这里指书院所在地的东面。轩车:指官车。路忽通:道路忽然通畅。烟霄:云雾。十年别:分别十年。虾菜:指鱼、蔬菜。一尊同:一杯美酒一起喝。问俗:探询风俗。先民隐:先民的隐逸。论诗:谈论诗歌。国风:国家的政治风气或文化传统。向来:从来。多献纳:多次进言。台省:御史台和中书省,是古代中央最高行政机关的合称,此处指朝廷。竟:竟然。需公:需要你(我)做。 【赏析】:
这首诗写于作者任福建建阳令时。建阳是著名的文教中心,有“文献名邦”之称。诗人为当地书院题诗,表达对书院师生的期望与祝福,也寄托了他对故乡的眷恋和思念之情。
首句“书屋水云东”,点出题意,说明这是在书院的书屋前题写的。“水云”二字,不仅写出了书屋周围环境的清幽秀丽,而且表明了作者心情的舒畅愉悦。
次句“轩车路忽通”,写书院的道路已经修好了,可以行车。“轩车路”,指宽敞明亮的官道。这两句是说,自从书屋修好后,官道也修通了,方便往来。
三、四句“烟霄十年别,虾菜一尊同”,写作者与友人别离已久。“烟霄”二句,化用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中的意境:“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但此诗却以“十年”来强调与友人的离情别绪,表现出作者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情。“一樽”三句,写宴席上饮酒畅谈的情形,突出了宴席的气氛热烈。“问俗”二句,意思是探询民俗,讨论诗文。“到国风”即“及国风”,“国风”指的是国家的正声雅乐。《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其中“雅”又有“大雅”和“小雅”之分,“大雅”、“小雅”合在一起被称为“正风”。这里的“到国风”,当是指研讨《诗经》等国风之学。“向来”二句,意思是说以前很少向朝廷献言进策,现在居然要向朝廷贡献自己的意见,真是荣幸之至。“台省”二句,意思是说朝廷里有很多官员,他们需要像我这样的贤才来担任官职。“竟”字在这里作“竟然”讲,表示一种意外的赞叹。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书院师生的殷切希望,同时寄寓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情厚谊,表现了他的政治抱负和人生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