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驿常年定,征帆隔月开。
宁知大寒后,才过小孤来。
五两占风变,三阳拥岁回。
江山倘延我,更为一持杯。
【注】①五两:指风。②三阳:指岁星(木星)。
【赏析】《过小孤山》是宋代诗人方回的一首七绝诗。这首诗以议论为主,夹叙夹议,在叙事中寓议论。
“算驿常年定”一句写舟人早已把行程计算好了。“征帆隔月开”一句则写出了船行之速。两句之间,有如行云流水,毫不费力。接着四句,笔锋陡转。说:“宁知大寒后,才过小孤来。”原来船家早就知道,过了小孤山,就到了北岸,可以乘马而归。因此,他们早早地把行程计算好,等得大寒之后,才能过小孤山。这两句既写出了船家的机巧,又写出了天气的严寒。“宁知”二字,道出了船家的机警与聪明。
“五两占风变”一句,点明时令,说明当时正是腊月。“三阳拥岁回”一句,写岁星(木星)在天空运行。岁星在冬至日正南方,当它转到正北方时,便是“阳复”(即立春)之时。这里用“拥”字来形容岁星(木星)的运行。两句之间,有如行云流水,毫不费力。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诗人说:“江山倘延我,更为一持杯。”意思是:假如江山能够挽留我,我就再喝上一杯吧。
从诗意上看,诗人是在辞别友人,告别小孤山。诗人说:“江山倘延我”,实际上是在委婉地表示不愿离开友人。诗人说他“更欲持杯”,实际上是说诗人已经饮尽了杯中的酒。
这首诗写得十分平实自然。但诗人却能抓住主要事物来加以描绘,并把主要事物放在适当的位置上。如第一句“算驿常年定”,第二句“征帆隔月开”,都是先写舟人早已把行程计算好了。第三句“宁知大寒后,才过小孤来”,才写船家早就知道,过了小孤山,就到了北岸,可以乘马而归。第四句“五两占风变”,“三阳拥岁回”,都紧扣题目,写船行的快和岁星运行的快,为后文的抒情作了准备。第五六句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诗人说:“江山倘延我,更为一持杯。”意思就是说诗人不想离开友人,他已把酒喝尽。这样写,就显得十分婉转自然。
这首诗语言平易流畅,没有华丽的词藻,却有一种质朴的美,这种美是来自生活的朴素和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