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舆九日驻郊圻,清跸传呼上翠微。
朔塞秋声连画角,陵园霜色杂朱旂。
千官马逐层岩转,万乘龙随蹬道飞。
欲记明良游豫盛,野人终愧赋才非。
圣驾九日天寿山登高献三阁
仙舆九日驻郊圻,清跸传呼上翠微。
朔塞秋声连画角,陵园霜色杂朱旂。
千官马逐层岩转,万乘龙随蹬道飞。
欲记明良游豫盛,野人终愧赋才非。
注释:
- 圣驾:皇帝的车驾
- 仙舆:神车
- 九日:古代以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这一天有登高、饮菊花酒等习俗
- 驻郊圻:驻扎在郊外的边界上
- 清跸:清静的行列声
- 翠微:山的青绿色,这里指天寿山
- 朔塞:北部边境地区
- 画角:古代乐器,形状像画,用木或竹制成
- 陵园:帝王陵墓所在的园林
- 霜色:秋天的霜
- 朱旂:红色旗帜
- 层岩:层层叠叠的岩石
- 龙随蹬道飞:形容皇帝御驾经过时,龙形的车驾如飞翔般疾驰而过
- 明良:明智善良的君主
- 豫盛:欢乐繁荣
- 野人:作者自称,表示谦逊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五言律诗,描绘了皇帝九日重阳节天寿山登高的情景。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历史和文化气息。
首句“仙舆九日驻郊圻”,描绘了皇帝的车驾停在郊外的场景,仙舆即神车,九日即重阳节。这一句既写出了皇帝的身份地位,也点明了节日的氛围。
第二句“清跸传呼上翠微”,进一步描绘了皇帝出行时的庄严场面。清跸指的是清静的行列声,翠微指的是青山,这里指天寿山。这句诗表达了皇帝出行时的威严和壮观。
第三句“朔塞秋声连画角”,描绘了北部边境地区的秋声和画角声,表现了边塞的辽阔和凄凉。
第四句“陵园霜色杂朱旂”,描绘了陵园中的霜气与红色旗帜交织的景象,表达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第五至八句“千官马逐层岩转,万乘龙随蹬道飞”,通过描绘皇帝车驾经过时的壮丽景象,展现了皇家的威仪和荣耀。其中,“逐”和“飞”两个动词生动地描绘了车驾的动态。
第九句“欲记明良游豫盛”,表达了作者想要记录皇帝游历的快乐和繁荣。这里的“明良”指的是明智善良的君主,“豫盛”则是指欢乐繁荣。
最后一句“野人终愧赋才非”,表达了作者的谦虚之情。虽然自己有才华,但与皇帝相比,还是相差甚远,感到惭愧。
整首诗通过对皇帝九日重阳节登高的场景描绘,展现了皇家的威严和荣耀,同时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个人才华的谦逊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