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外晴岚散晚霞,偶因雨霁到田家。
吴蚕出火桑成椹,布谷催耕麦作花。
流水小桥通钓艇,矮篱茅屋碍巾纱。
村翁款客偏淳朴,瓦缶清泉为煮茶。
雨霁同邻翁过田家
林外晴岚散晚霞,偶因雨霁到田家。
吴蚕出火桑成椹,布谷催耕麦作花。
流水小桥通钓艇,矮篱茅屋碍巾纱。
村翁款客偏淳朴,瓦缶清泉为煮茶。
译文:
林外晴朗的天气消散了晚霞,偶然因为雨后晴朗来到田家。
吴地的蚕吐丝化茧,火把燃烧着桑树变成果实,布谷鸟催促人们耕作,麦子开花。
小桥流水连接着钓船,矮篱笆茅草屋遮挡着毛巾。
村里的老头款待我们特别朴实,用瓦缶清泉煮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与邻居老人一同在田间度过的愉快时光。诗中通过细腻的观察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和田园生活的画面。
首句“林外晴岚散晚霞”以晴岚和晚霞为景,营造出宁静的傍晚氛围。接着“偶因雨霁到田家”,诗人由于一场雨后天气转晴,偶然间来到了田家。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意外之喜的心情。
第二句“吴蚕出火桑成椹”,描述了吴地的蚕吐出丝来织成桑葚,展示了当地特有的农业生产方式和季节变化。同时,“布谷催耕麦作花”则形象地描绘了布谷鸟催促农民耕种的场景,展现了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
第三、四句“流水小桥通钓艇,矮篱茅屋碍巾纱”进一步刻画了田家的环境和生活。小桥流水和钓艇的和谐画面,以及矮篱茅屋的形象,都透露出了一种质朴无华的生活气息。这里的“巾纱”可能是形容农妇的头巾,体现了农村妇女勤劳朴实的形象。
最后两句“村翁款客偏淳朴,瓦缶清泉为煮茶”,则表现了乡村主人的热情好客和简朴的生活方式。他们用瓦缶煮茶,虽然简陋却让人感到温馨和亲切。这两句诗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宾至如归”的理念,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这种淳朴生活方式的赞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田园生活场景,同时也传递出作者对自然美、劳动人民的尊重以及对简单生活方式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