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楼百尺水流东,日落霞明映彩虹。
题柱仙郎今已老,祇教人颂济川功。
横浦垂虹
横浦:指横浦口,位于今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垂虹:指垂虹亭,在闽江边,为观赏江景的佳处。
长楼百尺水流东,日落霞明映彩虹。
长楼:指福州南门外的越王山临江古楼——望仙楼。百尺:形容楼高耸入云。水:指闽江。流:指流向东南。东:指南面。日落霞明:指太阳下山时,晚霞满天。映:反射。彩虹:指彩虹桥。
题柱仙郎今已老,祇教人颂济川功。
题柱:传说晋代谢安曾在越秀山建有别墅,常登临赋诗。仙郎:谢安自比仙人,这里指他。今已老:谢安已经老了,但仍然受到人们的敬仰。济川:指治理洪水。功:功劳。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的七言绝句。前两句写诗人游览横浦垂虹时的情景,后两句抒发自己的感慨。
首句“长楼百尺水流东”,以越王山临江古楼——望仙楼为中心,点出了地点和时间。越王山上的望仙楼因而得名,其建筑年代可追溯到晋代。站在望仙楼上远眺,只见江水滔滔地向南流去。“长楼”两字,既表明楼之高大,又暗示了诗人对历史沧桑之感。“百尺”二字,既描绘了楼宇的高峻,又突出了诗人登高远瞩时的豪迈气概。“水流东”三字,则勾勒出一幅壮阔的江河景色,使人仿佛置身于那波涛汹涌、水势澎湃的江河之中。
次句“题柱仙郎今已老”,紧承首句而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这里的“题柱”并非实指,而是泛指那些曾为民族振兴而呕心沥血、矢志不渝的先贤们。他们如同仙郎一般,身披仙衣,气吞山河,如今却已白发苍苍、年华逝去。这不禁令人感叹万分,同时也激发起诗人对历史英雄们的无限崇敬之情。
第三句“只教人颂济川功”,则是诗人对历史人物的颂扬与赞美。这里所说的“济川功”,指的是他们为国家和民族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这些历史人物虽然已经离我们而去,但他们的精神却永远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历史的深深怀念以及对先贤们崇高品质的敬仰。
尾句“祇教人颂济川功”,是对全诗的总结和升华。它再次强调了历史人物的伟大贡献以及他们精神的永恒价值。同时,这也表明了诗人对于未来的期许与信心。
这首诗通过对横浦垂虹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颂扬与赞美,抒发了诗人的历史感怀、民族责任感以及对先贤们的崇敬之情。整首诗意境宏大、情感深沉,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