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应丰年不在多,黑貂裘敝奈贫何。
老怀未减峥嵘气,独对梅花发浩歌。
【注释】
瑞应丰年不在多:瑞应,吉祥的征兆;丰年,丰收之年。不在多的,是说不必多取。黑貂裘敝奈贫何:指自己穿着破旧的黑貂皮袍子已经破了,又没有多余的钱来买新的。峥嵘气:豪迈的气概。浩歌:高唱。
【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诗人登楼远眺,见湖上风光,而感叹于自己贫困潦倒的处境。“瑞应丰年不在多”一语双关,既点出“瑞应”二字,又暗喻丰收之年的丰衣足食。但“不在多”,又暗示了诗人对于物质生活的淡泊与清贫生活。后两句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关切。
首句“瑞应丰年不在多”,以景衬情,表达了诗人对丰收之年的向往。“丰年”即丰收之年,“瑞应”即吉祥的征兆,“不在多”即不必多取。这两句表面上看似简单平淡,实则蕴含深意。诗人通过对丰收之年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繁荣富强的美好祝愿。而“黑貂裘敝奈贫何”一句,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贫困困境。诗人身着破旧的黑貂皮袍子,已经破了,又没有多余的钱来买新的衣服,只能无奈地感叹:“奈贫何?”这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自身的困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公与贫富差距。这种贫苦的生活境遇,使得诗人更加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第三句“老怀未减峥嵘气”,表现了诗人依然保持着豪迈的气概。“老怀”即老年情怀,“峥嵘气”即豪迈的气概。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老年情怀的自信,也体现了他对于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坚定信念。诗人虽然身处贫困之中,但依然保持着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这种精神风貌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最后一句“独对梅花发浩歌”,则是诗人在面对困难时的一种自我激励。“发浩歌”意为发出豪壮的歌声。这句诗通过描绘诗人独自面对梅花,发出豪壮歌声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于困境中的坚韧和勇气。梅花在寒冬中独自开放,象征着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和品质。诗人以梅花为喻,表达了自己对于未来充满信心和期待的情感。
这首诗通过对雪中登楼望湖上诸作这一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丰收之年的向往、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关切以及对自身境遇的反思。同时,诗人在困境中依然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展现出了他的豪迈气概和坚毅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