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霞覆深穴,兹景何辽阒。
通灵彻两仪,吐瑞成五色。
明烛方外晨,暝归岩底夕。
藏书今有无,百世传禹迹。
【注释】
会稽八景:指会稽郡的八处风景名胜。会稽,地名,在浙江绍兴一带。八景,即“会稽山”、“禹陵”、“兰亭”、“东湖”、“西施洞”、“镜湖”、“钱塘江”和“柯岩”。其中前六景为古迹,后二景为自然风光。
烟霞覆深穴,兹景何辽阒(jù)
烟霞:指山间的雾气、云霞。覆深穴:指覆盖在深穴之上。兹景:指这风景。何辽阒:多么幽静。
通灵彻两仪:意指山中灵气贯通天地间阴阳二气。二仪:指天地。
吐瑞成五色:意指山中灵气吐露,形成五彩斑斓的景象。
明烛方外晨,暝归岩底夕
明烛:指点燃蜡烛或灯火。方外:道家称天地之间为“方”,这里泛指外部世界或外界事物。晨,早晨。暝,黄昏。
岩:山崖。底:底部。
藏书今有无,百世传禹迹
藏书:指收藏书籍的地方。禹迹:指大禹治水时的足迹,也指禹王的业绩。
【赏析】
《会稽八景》是明代诗人杨循吉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会稽八景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首联“烟霞覆深穴,兹景何辽阒。”描绘了山中的烟雾和云霞覆盖在深穴之上的景象,给人一种幽静的感觉。这里的“烟霞”和“深穴”都指的是山中的自然景观。
颔联“通灵彻两仪,吐瑞成五色。”则是对山中灵气贯通天地间阴阳二气,形成五彩斑斓的景象进行了描绘。这里的“通灵”和“五色”都是形容山中的自然现象。
颈联“明烛方外晨,暝归岩底夕。”则是通过点燃蜡烛或灯火来表现山中的景象。这里的“明烛”和“暝归”都是形容山中的时间变化。
尾联“藏书今有无,百世传禹迹。”则是对山上藏书的地方以及大禹治水的业绩进行了描述。这里的“藏书”和“禹迹”都是指历史文化遗产。
整首诗通过对会稽八景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风光以及历史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历史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