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弹筝学舞笙,虾蟆陵下旧知名。
而今弦调还如昔,公子相逢不肯听。

【注释】

悲妓:悲歌的女艺人。

十六弹筝学舞笙:十六岁时弹着古琴学习歌舞。十六,指女子十六岁。

虾蟆陵下旧知名:指在蛤蟆陵下曾经以卖艺为生而出名。虾蟆陵,在河南郑州。

而今弦调还如昔,公子相逢不肯听:现在虽然还是弹着同样的曲子,但是当年那位贵公子却不再愿意倾听了。公子,这里指王徽之。

【译文】

十六岁时,你学琴习舞,在蛤蟆陵下卖艺为生,那时的名声可是很大的。如今你弹奏起来,音调和当年的一样,但是那位昔日的公子,已经不愿意听你演奏了。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怀人之作。诗人借一位女艺人回忆往昔与贵公子的交往,感叹时光荏苒、人事全非。

首句“十六弹筝学舞笙”,交代了主人公的年龄和身份。一个十六岁的女子弹着古琴,学习歌舞,在蛤蟆陵下卖艺为生,这样的场景,想必是颇为热闹的。这两句诗描绘出了一幅生动活泼的画面,让人仿佛看到了那个年华似水、热情奔放的青春少女。

岁月无情,转眼间,这个曾经风华绝代的女子已经变得苍老憔悴。“虾蟆陵下旧知名”,这句诗透露出的是她曾经的辉煌和荣耀。那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时代,她的歌声和舞姿,赢得了众人的喜爱和追捧。然而,如今她已经年过半百,容颜苍老,只能在蛤蟆陵下卖艺为生,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和反差,更加凸显出了人物命运的变迁和社会的沧桑巨变。

“而今弦调还如昔,公子相逢不肯听。”这句诗则是对前两句的总结和升华。尽管主人公已经变得苍老憔悴,但她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尊严。她弹奏起熟悉的曲子,希望能够唤起那位昔日的公子的回忆和情感。然而,令人遗憾的是,那位昔日的公子却已经不愿意倾听了。他可能已经忘记了过去的美好时光,也可能已经厌倦了这种低俗的娱乐方式。总之,他已经不再愿意面对这位年老色衰的女子了。

这首诗通过对一个年华似水、热情奔放的青春少女的回忆和描写,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变迁,也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同时,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