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屋青山间夕阳,江山如此忽思乡。
遥疑泰岳孤云下,却顾沧溟北斗傍。
落絮残花春寂寂,疏钟横笛夜茫茫。
登临何用谈兵甲,郡国萧条亦感伤。

诗句解读:

  1. “白屋青山间夕阳,江山如此忽思乡。”
  • “白屋”可能指代简朴的居所或诗人自己。“青山”和“夕阳”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江山如此忽思乡”表明诗人在看到美丽自然的同时,突然产生了强烈的思乡之情。
  1. “遥疑泰岳孤云下,却顾沧溟北斗傍。”
  • 这里用“泰岳”比喻泰山,“沧溟”指大海。通过对比“孤云”与“北斗”(北方的星座),诗人表达了对遥远家乡的思念。
  1. “落絮残花春寂寂,疏钟横笛夜茫茫。”
  • “落絮残花”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示时间已近暮春。“疏钟横笛夜茫茫”则表现了夜晚的宁静和寂寞。
  1. “登临何用谈兵甲,郡国萧条亦感伤。”
  • 这句表达了诗人虽然登上高山但并不关心军事事务,而是更关注国家和人民的困境。

译文:

白屋青山中夕阳映照,我看着这壮丽的山河却忽然想起了远方的家乡。
远望似乎看到泰山上的孤云,低头又见到大海中的北斗相伴。
春天的柳絮和凋零的花让人感到寂寞,深夜里传来的钟声和横笛更显空旷。
登高只是为了抒发心中的忧愁,国家的动荡也令我感伤不已。

赏析:

此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在登狼山时所作,表达了他对于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国家现状的忧虑心情。首句“白屋青山间夕阳,江山如此忽思乡”描绘了一个宁静美丽的乡村景色,而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突然产生对故乡的思念,这种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接下来三句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来表达诗人的内心感受,如“遥疑泰岳孤云下,却顾沧溟北斗傍”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强烈思念;最后两句则是诗人情感的自然流露,登高只为抒发心中忧国忧民之情,表达了诗人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充满了诗人的豪情壮志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