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山崔巍照秋渚,红树离离夕阳渡。
行人涉水更看山,马足淩兢来复去。
云际人家望欲迷,松关萝径隔烟扉。
山僧卧稳西岩寺,时有钟声落翠微。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卷。诗人用生动的笔触和细腻的观察,将秋天的景色描绘得淋漓尽致。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读:

1. 苍山崔巍照秋渚(注释:苍山巍峨,山色映照着小洲):这句诗描绘了远处的苍山,它雄伟而高大,山上的树木在秋天显得格外翠绿。”崔巍”一词形容山势高峻,给人一种庄严的感觉。”照”表示山的颜色在水面上反射出来,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秋渚”指的是小洲上的秋天景色。

2. 红树离离夕阳渡(注释:红色的树梢,长长的影子在夕阳下渡过河流):这句诗描述了傍晚时分,夕阳西下,阳光洒在红树上,形成一片片红色的树影。”离离”形容树梢的红色与周围的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渡”表示河水流过这些树梢的影子。

3. 行人涉水更看山(注释:行人涉水时回头再看那座山):这句诗描绘了行人涉水过河时,回头看到的那座山。这里的”行人”可能是指诗人自己或者路过的人。”更”表示在过河的过程中,诗人再次回头去看那座山。

4. 马足淩兢来复去(注释:马儿蹄子踏在崎岖的小路上来回奔走):这句诗描述了马儿在崎岖的小路上行走的情景。”淩兢”表示马儿谨慎小心地行走,可能是因为山路不好走。”来复去”表示马儿在这条路上往返行走。

5. 云际人家望欲迷(注释:云层之上的人家,远看如同迷雾般难以辨认):这句诗描绘了在云雾缭绕的山间,人们只能看到远处模糊不清的人家。”云际”表示云雾之中。”望欲迷”表示人们只能看到模糊的景象,仿佛置身于仙境一般。

6. 松关萝径隔烟扉(注释:松林间的小路被萝藤覆盖着,像是隔着烟雾的门扉):这句诗描绘了一条被青苔覆盖的小路,周围环绕着松树林,给人一种神秘而古老的感觉。”萝径”指由萝藤覆盖的小路。”隔烟扉”表示这条小路仿佛被烟雾遮挡,无法看清它的真面目。

7. 山僧卧稳西岩寺,时有钟声落翠微(注释:山中的僧人安稳地住在西岩寺,时不时可以听到清脆悦耳的钟声传来):这句诗描绘了一位山中的僧人安静地住在西岩寺,寺庙位于山中,远离尘嚣。”时有钟声”表示时不时可以听到寺庙里传来的钟声。”落翠微”表示钟声飘荡在山林之间,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赏析: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和人物形象,展现了秋天的美丽与宁静。诗人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将自然景色与人的内心情感相结合,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同时,诗歌的语言简洁明了,节奏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