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车一壶酒,荷锸以自随。
云死即为埋,旷达不可羁。
如何此墟曲,有冢高累累。
刻石纪道旁,无乃好事为。
沈酣弃礼法,车服焉得维。
遭危故有托,举世人莫窥。
苦节多湮没,怪尔名独垂。

【注释】

  1. 安肃南出:在安肃县以南。2. 有刘伶墓碑:指有刘伶的墓碑。3. 鹿车一壶酒,荷锸以自随:用鹿车拉着一壶酒,带着锄头跟着自己一起回家了。4. 云死即为埋,旷达不可羁:像刘伶那样死了就埋在土里,豁达不羁。5. 如何此墟曲:在这荒野的角落里,6. 有冢高累累:有坟墓高高的堆成一堆堆。7. 刻石纪道旁,无乃好事为:在路旁刻石来记录道路,难道是好事。8. 沈酣弃礼法,车服焉得维:沉湎于酒醉之中,不顾礼仪法度,怎么能维系好车衣和马匹呢?9. 遭危故有托,举世人莫窥:遭遇危险时,所以有寄托,而世人都看不到。10. 苦节多湮没,怪尔名独垂:苦节的人往往被湮没了,奇怪你的名字却独自流传下来。(11)
    【赏析】
    本诗是一首题咏刘伶的七言绝句。诗人通过写刘伶与世俗不合、饮酒作乐、死后无人埋葬等行为,表达了对刘伶豁达性格的赞赏,以及对那些拘泥小节、不思进取、不知变通者的批评。全诗语言朴实,直抒胸臆,感情真切,风格清新自然。
    首联“鹿车一壶酒,荷锸以自随”,描写了刘伶归隐山林,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诗人通过对刘伶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世俗的不满和追求自由的强烈愿望。
    颔联“云死即为埋,旷达不可羁”,进一步描绘了刘伶豁达的个性。他生前不受束缚,死后也不愿被埋葬,这种旷达的人生态度让人难以忘怀。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那些拘泥小节、不思进取、不知变通者的批评。
    颈联“如何此墟曲,有冢高累累”和“刻石纪道旁,无乃好事为”,则将刘伶的形象带入了一个具体的环境之中。在这里,刘伶被安置在一个荒废的角落,周围都是坟墓,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诗人通过这样的描绘,更加突出了刘伶与众不同的性格特点。
    尾联“沈酣弃礼法,车服焉得维”和“苦节多湮没,怪尔名独垂”,则是对刘伶一生的总结与评价。他虽然沉湎于酒色之中,但始终保持着高尚的道德品质;他虽然身处逆境,但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理想。因此,尽管他的名字在后世逐渐消失,但他的精神却得到了传承和发扬。
    整首诗以简洁的文字,生动地描绘了刘伶的外貌和内心世界;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个性的追求以及对传统道德观念的反思与挑战。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更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