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桑东望日晖晖,促仆晨装卷毳衣。
沧海纵观情浩渺,丹峰遥上思翻飞。
祇园地冷树方发,膏雨春悭云已归。
岂待冥搜穷物理,即从高旷识天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在春天的一个清晨登壶山时创作的。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扶桑东望日晖晖,促仆晨装卷毳衣。”
注释:扶桑是太阳从东方升起的地方,这里指太阳。晖晖表示阳光明媚。促仆是指催促着要出发。晨装是指早晨的装扮,卷毳衣意味着换上轻便的衣服。
第二句:“沧海纵观情浩渺,丹峰遥上思翻飞。”
注释:沧海是指大海,纵观是指远观。情浩渺表示情感深远广大。丹峰是指红色的山峰,遥上是指远远地上升。思翻飞是指思绪翻涌,像鸟儿飞翔一样。
第三句:“祇园地冷树方发,膏雨春悭云已归。”
注释:祇园是一种花名,也用来代指佛教圣地。地冷是指地方很冷清。树方发是指树木刚刚发芽。膏雨是指及时的春雨,春悭则是春天吝啬,没有下足雨水,云已归指的是乌云已经散去。
第四句:“岂待冥搜穷物理,即从高旷识天机。”
注释:冥搜指的是冥思苦想,穷物理是指探索深奥的物理知识。即从高旷中指从高处俯瞰,识天机指的是理解自然规律,领悟宇宙的奥秘。
整体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春天的一个清晨登上壶山的情景。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作者早起准备登山的情景,以及他对大自然美景的欣赏。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佛教圣地的热情以及对自然现象的深入观察和思考。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同时也展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