隙地才寻丈,锄荒构此亭。
轩临一水碧,帘卷数峰青。
竹影穿阶出,蝉声隔座听。
昼闲公事少,恍若坐林坰。

适然亭

隙地才寻丈,锄荒构此亭。 —— 这诗的第一句“隙地才寻丈”,描述的是一块狭小的空间,但诗人却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其变为一个美丽的亭子。 “锄荒”则表示了诗人在这片空地上辛勤劳作的情景。 “构建”则表明了这个亭子的建成并非偶然,而是诗人长期努力的结果。

轩临一水碧,帘卷数峰青。 —— 这句诗的“轩临一水碧”,描绘了亭子的外观。轩(轩敞的窗户)临于清澈的水面之上,使人感觉如同置身于水中仙境一般。而“帘卷数峰青”,则是从亭子内部的角度来描绘景色。窗帘卷起,可以看到远处的山峰被云雾缠绕着,呈现出一片青色。

竹影穿阶出,蝉声隔座听。 —— 这里,诗人以竹影和蝉声为画面,营造出一种静谧、幽美的意境。 “穿阶出”形象地描绘了竹影摇曳生姿的景象。而“隔座听”则表现了诗人在亭中静听蝉鸣的闲适之情。

昼闲公事少,恍若坐林坰。 —— 最后一句“昼闲公事少”,表达了诗人在亭中的悠闲心情。他不再忙于处理公务,而是选择在这里享受自然之美。这里的“林坰”可以理解为山林之间的地方,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描写亭台风光的诗作。诗人通过对适然亭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优美的自然画卷。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特别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