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屋浮波面,轻帆系树腰。
歌风何慷慨,击筑竟萧条。
故里英魂恋,荒台霜气销。
向来汤沐地,无处问渔樵。

【注释】:

过沛县:路过沛县。

破屋浮波面,轻帆系树腰。破屋漂浮在水面上,轻快的船帆被系在树上。

破屋漂浮在水面上,轻快的船帆被系在树上。

歌风何慷慨,击筑竟萧条。我吟咏着《大风歌》,演奏着瑟瑟的琴瑟,但心中却感到萧瑟。

我吟咏着《大风歌》,演奏着瑟瑟的琴瑟,但心中却感到萧瑟。

故里英魂恋,荒台霜气销。家乡的英雄人物依恋着我,荒废的亭台也被秋霜消融了。

家乡的英雄人物依恋着我,荒废的亭台也被秋霜消融了。

向来汤沐地,无处问渔樵。以前这里是皇帝巡视的地方,现在连渔夫和樵夫也没有。

从前这里是皇帝巡视的地方,现在连渔夫和樵夫也没有。

赏析:

《过沛》是一首写诗人路过旧居之地,怀念故里英雄,感慨时事衰微而自己漂泊在外的诗作。全诗以“过”为线索,从“过”字入手,由远及近,由大到小;首联写景,颔联抒情,颈联叙事,尾联点题,层次分明,结构紧凑。

首联“过沛”,交代了诗人此行的目的。“沛”,即今天的江苏沛县一带,是刘邦发迹的地方。这里用一个“过”字,表明诗人对沛县这个地方的陌生感、距离感。“破屋浮波面”,形象地描绘出沛县的荒凉景象。“浮波面”,指沛县的水面上漂浮着破旧的房屋;“轻帆系树腰”,形容船只轻快,船上的帆被系在树上。这两句描写了诗人眼中的旧日沛县的景象。

第二联“歌风何慷慨,击筑竟萧条。”诗人由景入情,抒发了自己对故乡的眷恋之情。诗人用“慷慨”、“萧条”来概括自己的情感。“歌风”指的是《大风歌》,这是一首歌颂汉高祖刘邦的战功的歌辞;“击筑”指的是《短歌行》。“慷慨”和“萧条”都是形容声音的,这里用来表达感情的激昂和低沉。诗人通过对这首战歌的描述,表达了他对故土的思念和对过去岁月的感慨。

第三联“故里英魂恋,荒台霜气销。”诗人继续抒发自己的情怀,将视线转向了故乡。诗人用“英魂恋”来形容自己对故乡英雄们的怀念之情,“荒台”则是指故乡已荒废的亭台楼阁;“霜气消”则形容秋天的霜冻已经融化。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和对过去岁月的感叹。

第四联“向来汤沐地,无处问渔樵。”诗人用“汤沐地”来指代故乡,表示自己曾经生活过的家园。然而,现在的家乡已经变得无人烟,渔夫和樵夫都没有了。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失落和对过去岁月的遗憾。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视角,展现了旧日沛县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过去岁月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发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