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曲回廊十二阑,风飘罗袂怯春寒。
桃花带雨如含泪,只恐多情不忍看。

【赏析】

《闺怨》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诗作。这是一首咏物言情的小诗,描写了一个独居深闺中女子的内心世界,表现了她对爱情的执着与期待。全诗以“闺怨”为题,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春风吹拂着罗袂,使女子感到春寒料峭,她担心自己的多愁善感会惹人厌烦,因此不敢去欣赏那娇艳欲滴的桃花,生怕自己多情的样子破坏了这美好的春色。整首诗歌语言简洁、形象生动、意境深远。

第一句“曲曲回廊十二阑”,描绘了一座曲折的回廊和十二个栏杆。这里的“曲曲”、“回廊”都是形容空间的形状和方向,让人感受到这座建筑的复杂性和美丽;而“十二阑”则是指这个建筑有十二道门或窗子,象征着这座建筑的规模之大和豪华程度。

第二句“风飘罗袂怯春寒”,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天里轻摇着披着罗衣的手臂,感受着春风的吹拂和春寒的侵袭。这里的“罗袂”指的是女子身上的长袖衣服,而“怯春寒”则表达了女子对春天的畏惧之情,可能是因为春天天气多变,容易生病,也可能是因为春天的气息让她感到不安。

第三句“桃花带雨如含泪”,进一步描绘了女子对春天的感受。这里的“桃花”指的是盛开的桃花树,而“带雨”则是指桃花被雨水滴湿润。当雨水落在桃花上时,仿佛是桃花在流泪,所以这里的“含泪”形象地表达了雨后的桃花如同哭泣一般的美丽和动人。

第四句“只恐多情不忍看”,则是女子的内心独白。这里的“多情”指的是女子对春天的喜爱和欣赏,而“不忍看”则表达了女子对于春天景色的喜爱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这里的“不忍看”不仅仅是因为春景的美丽而难以自持,更因为女子害怕自己的心情过于敏感而破坏了这美好的春色。

这首诗通过描写一个女子对春天景色的喜爱,以及她对自己内心情感的担忧和恐惧,展现了她在春天中的孤独和寂寞。同时,这首诗也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