辋川居士共襟期,小阁登攀欲暮时。
山色可淹今日酒,秋声还忆去年诗。
闲云竹扫无留影,老树藤缠不剩枝。
景物渐随人事谢,隔窗幽鸟未曾知。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和写作手法的理解。此题考查对诗歌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解答时注意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然后抓住诗中主要意象,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点出其特点。“山色可淹今日酒,秋声还忆去年诗”意思是:山的景色可以让人忘却今天的烦忧,秋天的声响更让人怀念去年的诗篇。“闲云竹扫无留影,老树藤缠不剩枝”意思是:闲适的白云飘荡着竹子的清香,不留痕迹;苍老的大树藤蔓缠绕,没有留下枝条。“隔窗幽鸟未曾知”意为:隔着窗户,听到那鸟儿的鸣叫声,它们都不知道我在这里。赏析:诗人与王驾同游慧山,登上慧山小阁,观赏着眼前的秋景。他感叹自己与王驾一样有志于山水之游而未能如愿,因此写下此诗。

【答案】

辋川居士共襟期,小阁登攀欲暮时。

山色可淹今日酒,秋声还忆去年诗。

闲云竹扫无留影,老树藤缠不剩枝。

景物渐随人事谢,隔窗幽鸟未曾知。

译文:辋川居士与我共同拥有美好的情趣,我们一同登上了慧山小阁,此时已是傍晚时分。

山色足以使人忘却今日的忧愁,我不禁回忆起去年的诗篇。

悠闲的白云在竹子丛中飘荡,不留痕迹;苍老的大树藤蔓缠绕,没有留下枝条。

景物渐渐随着世事变迁而消失,只有窗外传来阵阵幽鸟的鸣叫声,它们都不知我在此地。

赏析:首联以“共襟期”,表明诗人与王驾志趣相投,两人都是热爱自然的隐士。“登攀”是登山之意,“欲暮时”指日暮之时。颔联写登高所见。前句写山色空蒙,后句写秋声凄切,两联连用两个动词“可”“忆”,把诗人内心的感慨表现得淋漓尽致。颈联写静观山林。上句写白云、竹叶、老树三者互相映衬,下句写藤萝绕树,树枝盘绕,形象生动。尾联写耳闻。前一句写听到窗外的鸟叫。“未曾”二字,说明诗人虽然身居高阁,但仍然心系世俗之事,不能忘情于尘世的生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