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向河津涉,东风意盎然。
碧迎堤上柳,青锁渡头烟。
莺语声犹涩,花飞色转妍。
春光怜已暮,更益五湖船。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1. 早向河津涉,东风意盎然。
    释义:一大早就到了河津渡口,春风的气息让人感到愉悦而生机勃勃。
    注释:这里的“河津渡口”指的是黄河边的一个渡口,是一个可以渡河的地方。“东风意盎然”形容春风给人带来的愉快和温暖的感觉。

  2. 碧迎堤上柳,青锁渡头烟。
    释义:堤上的柳树翠绿迎人,渡头的烟雾缭绕。
    注释:这里用色彩来描绘景色,绿色代表春意盎然,烟雾则增添了一份朦胧美。

  3. 莺语声犹涩,花飞色转妍。
    释义:黄莺的叫声还带着一些沙哑,花朵的颜色变得更加鲜艳美丽。
    注释:莺鸟的叫声可能因为春天的到来而变得不太清脆,但仍然悦耳动听。而花的色彩在春季更加艳丽,这是春天特有的美景。

  4. 春光怜已暮,更益五湖船。
    释义:春天的光辉已经快要消失,但依然为五湖之船提供了更好的航行条件。
    注释:“春光”在这里指的是春天的阳光,“暮”表示接近傍晚时分。“五湖船”指的是泛指的船,可能是作者所在的地点附近有五个湖泊,所以提到“五湖”。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天景象,通过具体的自然景物来表达春天的美好与即将逝去的遗憾。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清新脱俗,体现了王之涣作为唐代著名诗人的才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以及春天即将消逝的哀愁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