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瓮山家酒,恒供野客过。
兴来还倒屐,醉后即长歌。
林鹤窥人下,山云入户多。
别离成累月,五柳复如何。
寄思复王隐君
明代诗人郑关诗作赏析
《寄思复王隐君》是明代诗人郑关创作的一首诗,通过描绘山家酒与野客过的场景,展现了一幅宁静的自然画卷。诗中不仅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诗文原文:
百瓮山家酒,恒供野客过。
兴来还倒屐,醉后即长歌。
林鹤窥人下,山云入户多。
别离成累月,五柳复如何。
译文注释:
- 百瓮山家酒:指家中存放了一百瓮的美酒,常备招待外来的客人。
- 供野客过:指这些美酒常常被来访的客人享用。
- 兴来还倒屐:兴致来了,便将鞋子踢翻倒地。屐是古代的一种木制拖鞋,常用以行走。
- 醉后即长歌:喝醉之后就开始唱歌。
- 林鹤窥人下:树林中的鹤俯视着人。
- 山云入户多:山上的云彩缭绕进入屋内。
- 别离成累月:离别已经持续了好几个月了。
- 五柳:此处可能指的是隐居生活的场所,或者是作者自喻其居所(“五柳”为东晋著名文人陶渊明之居所)。
赏析:
诗的开篇“百瓮山家酒,恒供野客过”,通过“百瓮”和“野客过”两个意象构建起一种简朴而温馨的画面,展现出主人对客人的款待和尊重。接着,“兴来还倒屐,醉后即长歌”描绘出诗人在自然中得到的快乐和释放,表现出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态度。
诗中多次出现“鹤”和“云”这两个自然元素,它们分别象征着高洁、纯净和变幻无常。“林鹤窥人下,山云入户多”这两句更是通过对这两种元素的细腻描绘,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
最后两句“别离成累月,五柳复如何”,则转向了人生的离别和无奈,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经历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寄思复王隐君》这首诗以其清新脱俗的语言、深刻的意境以及丰富的情感,成为了明代诗歌艺术的典范之作。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赏析,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明代诗歌的特点及其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