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病经时独掩扉,闲身渐觉世相违。
惊魂恐与秋云断,衰鬓愁为暮叶稀。
满径苍苔谁曳屐,一庭芳草自搴帏。
登临是处多清兴,肯念文园泪湿衣。
【注释】
卧病经时独掩扉:卧病,卧在病榻上。经时,过了很长时间。掩扉,关上房门。
闲身渐觉世相违:闲身,形容身体闲散、无事可做。渐觉,逐渐觉得。世相,世间的形相和现象。违,违背。
惊魂恐与秋云断:惊魂,惊恐不安。恐,恐怕。与秋云断,好像被秋天的云彩阻隔了一样。
衰鬓愁为暮叶稀:衰鬓,年老的头发。愁,忧愁、悲伤。为,因为。暮叶,傍晚的树叶。稀,稀疏。
满径苍苔谁曳屐:满径,满地。曳屐,拖着木屐行走。苍苔,青苔。谁曳屐,是谁在青苔上拖着木屐行走?
一庭芳草自搴帏:一庭,院子中。芳草,香花和野草。自搴帏,自己掀开帷帐。
登临是处多清兴,肯念文园泪湿衣:登临,登上高处。是处,到处。清兴,清新、愉快的兴致。肯,岂肯、难道。文园,指汉代辞赋家扬雄(字子云),他曾被贬为长杨县令,所以又称文园。文园泪湿衣,《汉书·扬雄传》载,扬雄曾作《太玄经》,有人批评他的理论,扬雄因此哭泣,泪水湿了衣襟,故有此说。
赏析:
这首诗写于作者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首联“卧病经时独掩扉,闲身渐觉世相违。”是说作者卧病在床很久了,独自关上门,渐渐地觉得世上的纷纭杂事与他越来越格格不入了。这里既写出了诗人长期卧病的孤独寂寞之状,又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纷争的厌倦之情。
颔联“惊魂恐与秋云断,衰鬓愁为暮叶稀。”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世事纷争的厌倦之情。这里运用了夸张、比喻等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纷争的厌恶之情。
颈联“满径苍苔谁曳屐,一庭芳草自搴帏。”则描绘了一幅幽静优美的景色画面。诗人独自一人漫步在庭院里,只见满地青苔,没有人来拖动;院子里芳草萋萋,自然地掀起帷帐。这两句诗以景衬情,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郁闷和对世俗纷争的厌恶之情。
尾联“登临是处多清兴,肯念文园泪湿衣。”则抒发了诗人对世俗纷争的厌恶之情。诗人登上高处远望,发现到处都是清新宜人的美景,不禁感慨万分。然而此时诗人想起了自己曾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一事,心中不免悲从中来。他想到自己的不幸遭遇,不禁流下伤心的泪水,泪水湿润了衣服。
全诗通过描写诗人卧病期间独自登高所见之景,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纷争的厌倦之情以及对人生无常、命运多变的感慨。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内心孤寂、抑郁的情感。